在人類最為積聚的城市中,也是環境矛盾最為尖銳的地方。而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指導——城市規劃,必須融入環境保護學科的相應研究,因此,城市規劃中的環境保護問題研究是基于城市規劃和環境學這兩門交叉學科的新研究方向,是尋求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以及構建和諧環境的新途徑。
從現象上看,城市的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由于居住擁擠、公園綠地少所引起的生活質量下降上,而這種質量的持續下降又最終導致了城市的衰落。另外,由于對資源的過度消耗,又引發了城市交通擁擠、空氣污染、污水處理、垃圾堆積等一系列城市問題,從本質上看,這些都是由于城市發展過程中對于城市規劃的認識問題所引發的,尤其是表現在城市規劃領域中對于環境保護問題的研究沒有引起充分的重視,往往片面的依照“人口——性質——規模——布局”的模式來規劃城市。
所以,在當代的城市化進程中,世界各國的規劃工作者已普遍認識到,以形態環境為基本對象的城市規劃必須同時要考慮環境保護的重要因素。只有在城市規劃上考慮環境問題,才可以從根本上防止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并有利于環境的逐步改善。
5 環境倫理學
在人與動物、花草及所有造物的關系中,存在著一種完整而偉大的倫理,這種倫理雖然尚未被人發現,但它最終將會被人們所認識,并成為人類倫理的延伸和補充??毫無疑問,使人與人的關系文明化是頭等大事。一個人首先必須做到這一點;人類的精神護法為了確保這一點而暫時忽略了對其他存在物的關心,這是無可非議的。這項工作已取得了明顯的進展,可以說是茍日新,日日新。但是,使人與自然的關系文明化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這方面,所有的工作都有待我們從頭做起。
城市規劃編制的前期準備應將環境、人口、城市性質、城市規模、城市布局協同考慮。
這些準備工作是城市環境保護規劃的基礎,它包括:城市的自然環境資料,例如地理位置、生態環境、氣象、水文等;城市的社會與經濟狀況,如人口、國民生產總值等;環境狀況的調查分析,如大氣、水體、噪聲的監測資料,固體廢物的來源與歷年累計量,對污染的治理狀況等;城市生態環境現狀分析與功能區劃等。
城市規劃應同時編制大氣、水、固體廢物污染綜合整治規劃。
大氣污染綜合整治規劃是根據城市大氣質量現狀與發展趨勢進行功能區劃并按擬定的環境目標計算各功能區最大允許排放量和削減量,從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大氣污染的治理應根據城市的能源結構與交通狀況確定首要污染物即濃度高、范圍廣、危害大的污染物,便于治理時有的放矢、對癥下藥。
城市規劃編制應將整體環境“區域化”及“節點化”。區域化就是將城市的環境放到整體的區域中進行思考,用體系和城市群的概念來分析城市環境。從宏觀的角度把握整體的城市,用辨證的思維來思考城市環境。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城市污水處理、城市規劃、環境保護的問題歸結起來都是相關于“人”的問題,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目前越來越多的受到人們的關注。還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將污水處理、城市規劃、環境保護真正提上日程,投資進行新技術的研究,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綠色和清新。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