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一門平衡的藝術,誰不能寬容別人,也就不能管理別人和領導別人。在重視人際關系和人情面子的中國,掌握這種平衡的藝術,尤為重要。
什么是舉賢才?大家都很明白,就是要重用賢人。按照現代管理學的說法,賢人至少應該有兩個標準,第一是有能力,第二是有品德。無德無才、有德無才、有才無德,或者德勝于才、才勝于德,都不是最理想的人才類型。真正的人才應該凝固做到所謂“德才兼備”,一方面能夠具有勝任一個職位的知識、技能和經驗,另一方面能夠具有相當的職業操守、能忠于自己的公司和團隊、能給下屬和同事發揮表率作用。
做企業、做管理,要求不斷地發展經營的規模。而經營規模的有效擴張,又以人才的選拔、任用和授權為前提。兵不多、將不廣,企業家和總經理何以率領隊伍征戰沙場?如何做到戰必克、攻必取?
有道是,一流的人才造就一流的公司,二流的人才造就二流的公司。管理者遇到公司管理問題時,不妨先看看自己的左右:我們到底擁有什么樣的人才?
“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孔子給管理者的三條忠告都已經過去兩千多年,但歷久而彌新,足為今日管理者誡!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