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污水處理各部分詳解:
1、格 柵:
生產排放的污水經管網系統匯集后,經粗格柵后進入后續處理系統。粗格柵主要用來攔截污水中的大塊漂浮物,以保證后續處理構筑物的正常運行及有效減輕處理負荷,為系統的長期正常運行提供保證。
2、污水調節池:
用于調節水量和均勻水質,使污水能比較均勻進入后續處理單元。調節池內設置預曝氣系統,可提高整個系統的抗沖擊性,及減少污水在厭氧狀態下的惡臭味,同時可減少后續處理單元的設計規模,污水池內設置潛污泵,用以將污水提升送至后續處理單元。
3、缺氧池: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在缺氧池內設置彈性填料,用于攔截污水中的細小懸浮物,并去除一部分有機物。該缺氧池經回流后的硝化液在此得到反硝化脫氮,提高了污水中氨氮的去除率。經缺氧處理后的污水進入好氧生物處理池。
4、接觸氧化池: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原污水中大部分有機物在此得到降解和凈化,好氧菌以填料為載體,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為食料,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鹽類,從而達到凈化目的。好氧菌的生存,必須有足夠的氧氣,即污水中有足夠的溶解氧,以達到生化處理的目的。好氧池空氣由風機提供,池內采用新型半軟性生物填料,該填料表面積比大,使用壽命長,易掛膜,耐腐蝕,池底采用微孔曝氣器,使溶解氧的轉移率高,同時有重量輕,不老化,不易堵塞,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接觸氧化池內的兩大配件:
填料:本工藝采用新型立體彈性填料,層密集型高效生化填料,該填料具有比表面積大、使用壽命長、易掛膜、耐腐蝕等優點。同時該填料具有一定的剛度,能對污水中的氣泡作多層次的切割,使溶解氧效率增高,再則填料與填料之間不易結團,避免了氧化池的堵塞。
曝氣器:本工藝采用微孔曝氣器,其溶解氧轉移率比其它曝氣器高,最大特點是不老化、重量輕、使用壽命長,同時具有耐腐蝕、不易堵塞等優點。
5、沉淀池:
污水經過生物接觸氧化池處理后出水自流進入二沉池,以進一步沉淀去除脫落的生物膜和部份有機及無機小顆粒,沉淀池是根據重力作用的原理,當含有懸浮物的污水從下往上流動時,由重力作用,將物質沉淀下來。經過二沉池沉淀后的出水更清澈透明。二沉池為豎流式沉淀池,采用污泥泵定期提泥氣提至污泥消化池內。經過沉淀后的處理水進入后續處理設備。
6、消毒池:
污水經沉淀后,病毒及大腸桿菌指標仍末達到排放標準,為了消滅病毒及大腸桿菌,投加氯片消毒劑進行消毒處理,采用折板形式依靠自身重力,直接排放附近市政管道。
7、污泥消化池:
沉淀池所排放剩余污泥在池中進行好氧消化穩定處理,以減少污泥的體積和提高污泥的穩定性。好氧消化后的污泥量較少,定期聯系由環衛部門抽泥車清除外運或進行污泥脫水處理外運。上清液采用上清液回流至調節池
設計依據
(1)建設單位提供的污水水質、水量等基礎資料
(2)《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 50014-2006)
(3)《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范》(GB50069-2002)
(4)《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41-2008)
(5)《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3096-93)
(6)《給排水工程概預算與經濟評價手冊》
(7)《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
(8)《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10)
(9)《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
(10)《水處理設備技術條件》(JB2932-1999)
(11)《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標準
現有醫院污水計算方法
1、污水排放量根據實測數據確定
2、無實測數據時可參考下列數據計算
(1) 設備齊全的大型醫院或500床以上醫院:平均日污水量為400~600L/床.d,kd=2.0~2.2,kd為污水日變化系數。
(2) 一般設備的中型醫院或100~499床醫院:平均污水量為300~400L/床.d,kd=2.2~2.5,kd為污水日變化系數。
(3) 小型醫院(100床以下):平均污水量為250~300L/床.d,kd=2.5,kd為污水日變化系數。
正奧遠航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優點:
1、處理效果達標;
2、一次性投入少;
3、設備占地面積小;
4、運行費用最低;
5、自動化程度高;
6、操作方便;
7、運行安全.
采用先進可靠的技術設備及自動控制系統,在污水處理過程中充分實現自動化優化控制、減少管理維修工作量的主要設施與設備平面及高程的針對性工程設計,操作管理方便可靠。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