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社會逐漸向中等發達階段邁進,農村污水治理已經成為國家一項重大戰略需求。農村污
水處理受經濟發展水平限制并缺乏有效的運營管理模式與評估體系,污水處理設施設備不能很好地投入使用,大部分農村地區的污水處理設施難以實現正常運轉,同時由于受地區經濟的影響,農村污水處理項目設備存在低端化、故障率高等問題,亟需要建立一套適合農村污水處理廠的設備管理模式。
一、小流域分散型鄉鎮污水處理廠設備運行現狀
安徽某重點流域有分散型鄉鎮污水處理廠36個,其中集約化運營21個,分別從屬于兩個縣級行政區域、18個鎮級行政區。主體工藝為具有底面曝氣的AAO組合工藝、具有表面曝氣的AAO氧化溝工藝、組合式人工濕地。
AAO氧化溝主體工藝
AAO組合池主體工藝
二、設備管理現狀
1.故障率高
集約化運營的21座小型污水處理廠共有設備種類14個,型號種類86個,較大設備數量105個,設計時考慮到檢修工作的方便性,所有設備均選擇國產和本地設備,不可避免地降低了設備性能,同時也增加了設備的故障率,給運營期的設備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2.設備通用性高
該小流域分散型點源污水處理項目采用統一設計、統一建設的模式,構筑物、設備都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互換性。這一舉措為設計、采購、建設提供了便利,降低了成本,同時也為集約化運營和設備管理建立了基礎,減少了備用設備,提高了備件出庫速度。
3.技術人員不足
我國農村污水處理存在的最大共性問題就是專業技術人員不足,加上農村的平臺局限,難以吸引專業技術人員到農村發展,導致農村的污水處理事業發展緩慢。
4.管理成本高
該21個小型污水處理廠的總水量不足4萬噸,分布范圍廣且分散,每廠均配備專業的設備管理人員,噸水管理成本大大超過城市集中污水處理廠的管理成本。每廠都配備有設備維修和管理人員,造成人員閑置時間長,人力資源浪費,增加了管理成本。
三、集約化管理
1.集約化管理內容
(1)片區管理
建立設備維保中心,隸屬于項目公司生產部。在現有片區設立維修班,兩縣級行政區各設一中心廠,中心廠維修班人員作為片區維保中心納入維保中心管理,負責對所轄片區進行日常維修管理。維保中心下轄片區維修班、中心綜合維修班。
設立維保中心主任1名,主任助理1名;綜合維修班配置1名機自控儀表工程師,設備工程師1名。每片區同時配備機電一體化專業維修人員1名。維保中心負責整體調度整個片區的設備維修保養工作。綜合維修班作為機動部隊隨時支援各片區的緊急維修工作及片區設備的定檢工作。小片區維修主要針對片區運營廠的設備養護工作及臨時性的維修工作。
(2)設備檔案制度
技術資料。以追求設備綜合效率最高為目標,建立以設備一生為目標的全系統的設備資料。包括設備的說明書、圖紙資料、出廠合格證明、安裝記錄、驗收記錄等。
運行記錄。包括對設備每日運行狀況的記錄,由運行操作人員填寫。如每臺設備的每日運行時間、運行狀況、累計運行時間,每次加油的時間,加油部位、品種、數量,故障發生的時間及詳細情況,易損件的更換情況等。每月應做總結。
維修記錄。包括設備維修檔案,包括大、中、小修的時間,維修中發現的問題、處理方法等。由維修人員和設備管理技術人員填寫。
巡檢記錄。包括對設備的日常溫度檢測、電流檢測、外觀整體檢測等記錄。
養護記錄。包括對廠區設備根據公司年度、月度養護計劃進行設備養護記錄。
根據以上五部分的檔案,維保中心技術人員對整體片區設備運行狀況和事故進行綜合分析,據此對下一步維修保養提出要求,并制定出設備維修計劃、養護計劃或設備更新計劃。
(3)設備巡檢制度
為及時了解判斷各片區運營廠的設備運行情況,提前預知和判斷設備性能的變化,從而減小設備故障發生的機率,使設備能夠穩定運行,制定了設備巡檢及保養制度。以巡檢人員為小片區維修人員。巡檢人員必須具有一定工作經驗且是機電類及相關專業畢業。
巡檢人員每天協同生產人員對片區各運營廠的所有設備進行巡檢。巡檢內容包括:設備整體機架結構有無異常松動或異常變形等;設備潤滑系統是否正常;設備運行聲音是否正常;設備運行電壓電流是否正常;設備運行時,各轉動部位溫度是否正常;設備緊急安全結構是否正常。
(4)設備物聯網制度
依據日常設備管理記錄對設備物聯網進行填報。維保中心管理人員根據設備物聯網統計情況對各片區運營廠的設備情況進行分析。分析通過滿足不斷變化的需求以延緩生產設備的磨損進程,延長其使用壽命;分析如何減少維修費用,減少輔助人員,提高運營廠整體的生產效率。
(5)設備故障應急制度
制定各主要設備故障應急預案;建立設備維修應急小組;配備設備故障應急維修材料等。
2.集約化管理的優點
(1)節約人力資源成本
綜合分析各運營廠之間的地理位置,編制大片區涵蓋各小片區、小片區涵蓋幾個相鄰廠的管理制度。建立一人多廠、全員參與的設備集約化管理制度。從而降低員工的總需求量,提高全體員工的素質及工作效率,造就復合型人才。
通過人力資源的優化利用,從“一廠一維修”到“一片區一維修”,綜合利用生產人員進行全員維修,從而節約大量人力資源。從原先計劃的設備管理人員為21人,降低到現在的8人。節約人員成本約65萬元/年。
(2)節約維修成本
設備管理人員簡化后,所需備用設備進一步集中優化,降低設備使用成本,避免大量維修器材的閑置。通過改善生產設備的生產能力和減少設備故障的停機時間,使生產過程、生產系統和設備的綜合效率、效能及安全性達到最大化,最大程度地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并延長使用壽命,從而降低維修成本。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