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電廠發電系統的進一步完善,熱發電系統對水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水源的好壞不僅能避免化學
水處理環節對于設備的腐蝕,進而可以使設備得到安全的運轉,還降低了其生產成本,為企業增加了經濟效益。鑒于此,文章以電廠化學水處理中全膜分離技術為著重點,首先對于全膜分離技術定義及特點作了闡述,然后對于全膜分離技術在電廠化學水處理中的應用作了進一步的闡述,并對全膜分離技術應用實例作了闡述。
關鍵詞:電廠;化學水處理;全膜分離技術;應用
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步伐的加快,水污染現象也越來越突顯,而大量水域的污染不僅給人民日常生活帶來了巨大影響,同時也給電廠生產帶來了嚴重損害。地表水與地下水是電廠化學水處理主要來源,受污染的地表水、地下水含有各種雜志、有害物質,對設備腐蝕嚴重,為電廠化學水處理中全膜分離技術應用打下了基礎。
1全膜分離技術概述
1.1全膜分離技術的定義
全膜分離技術,是指利用膜的選擇透過性特點,以薄膜作為媒介,以一定壓力作為推動力,將液體中不同粒徑、不同成分粒子分離開來的一種方法。膜孔徑大小的不同決定了可以通過和不能通過的粒子,只有滿足孔徑要求的粒子才能通過薄膜,進而實現對于液體分離及其
凈化。
因此,在電廠化學水處理中全膜分離技術是其一,得到了多數電廠化學水處理的應用。電廠化學水處理中全膜分離技術的應用,整個過程不需要輔助使用任何化學藥劑,而是以三膜過濾工藝通過層層膜的分離,來實現對水的凈化處理,實現將原水轉變為水質符合國家某相關水質標準要求的水。
根據膜孔徑大小,全膜分離技術膜分為反滲透膜、微濾膜及其超濾膜,膜孔徑及其分子截留量決定分離性與截留性,可以將每一種成分全部分離出來,充分利用了膜的選擇透過性特點,大大提升了水處理效果。
1.2全膜分離技術的特點
傳統水處理技術使用化學藥劑,雖能在一定程度上除去水中雜質,但也會造成化學污染,增大設備疲勞度,導致生產無法繼續。而無須使用任何化學藥劑的、全膜分離技術采用物理手段,在電廠化學水處理中得到應用,則很好的彌補了傳統水處理技術存在的化學污染缺陷,且操作簡單,便于控制,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與特點。
采用全膜分離技術進行水處理,更容易得到純凈的水,設備結構簡單,且使用數量少,易于維護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費用;全膜分離技術具有良好的穩定性能,不需要依靠化學藥劑,不需要使用濃酸強堿,因而不會產生任何化學污染,是一種
節能環保的水處理技術;全膜分離技術使用設備少、占用空間少,利于節約土地空間,可以顯著提高電廠化學水處理效率,減少了設備的能耗,并減少了生產成本,并且使勞動強度得到了很大的降低;應用全膜分離技術實施水處理,對環境無特殊要求,既不要特意營造高溫環境,也不需要進行特殊的冷卻處理,而只需在常溫環境下即可進行膜分離,可以較好的保證處理過程的安全性,降低工藝復雜度。
1.3全膜分離技術的優勢
(1)在整個膜分離技術的應用過程中用到的設備是比較少的,而且設備結構也相對來說是比較簡單的。與傳統的化學水處理設備相比來說,它有著操作簡便、維護方便等特點,因此,對電廠化學水處理自動化的實現更加有利。
(2)在發電廠的化學水處理中使用全膜分離技術可以獲得更純的水和具有更穩定的性能。在生產中如果不用濃堿或者濃酸,就不會出現污染,使得化學水處理便可出現了零排放。
(3)在電廠進行化學水處理中,通過全膜分離技術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水處理效率,它不需要占太大面積,還使得土地成本取得了節約,并降低設備的能耗。
2全膜分離技術在電廠化學水處理中的應用
在電廠化學水處理中,全膜分離技術共包含3道工序,依次為超濾技術、反滲透技術和電除鹽技術。這三種技術均以壓力作為推動力,采用不同的膜,不同的孔徑,利用膜的選擇透過性、反滲透性和超濾性,通過三種膜的層層分離來達到除去液體中不同成分物質目的,最終使原水水質達到電廠生產運行要求。
2.1電除鹽技術
電除鹽技術以電為源動力,以離子交換膜為載體,通過形成電場來達到分解水的目的。離子交換膜的離子選擇透過功能可以有效促進陰陽樹脂結合,使得原水中離子遷移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并實現了可以將離子去除,使水質滿足電廠生產要求。
電除鹽技術的產生可以說是傳統電滲析技術與離子交換技術兩種技術的一種有效結合,它既繼承了傳統電滲析技術的優勢,也充分利用了離子交換技術的選擇透過性功能,使其在電廠化學水處理中得到應用,并作為全膜分離技術最后工序,有效彌補了傳統電滲析技術深度除鹽不足問題和離子交換酸堿再生、難連續的技術缺陷。
2.2反滲透技術
反滲透技術指的是反滲透膜是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通過其反滲透性能,將水中的其他物質截留,而只讓水分子通過,是一種有效的水處理技術。該技術的推動力主要來源于兩側膜的靜壓力,工作壓差一般為1.5MPa,能夠截留大分子、離子、顆粒、鹽類等多種物質,清除率通常可以達到95%,甚至更高。在電廠化學水處理應用中,反滲透技術是全膜分離工藝的第二道工序,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既是對第一道工序超濾技術的進一步處理,也是為最后一道工序的深度脫鹽奠定基礎。
2.3超濾技術
超濾技術使用的是大孔徑超濾膜,并通過壓力為動力,其壓力值在0.2MPa至0.3MPa之間,主要除去的是水中的大分子物質,如膠狀物、顆粒等,而不能使小分子物質,如鹽類等透過。作為全膜分離技術在電廠化學水處理應用中的第一道工序,超濾膜技術首先將原水中的大分子物質清除,留下一些小分子物質用于第二道工序作進一步處理。
當液體經由水
泵進入到超濾器中時,因遇到超濾膜而發生分離,大分子物質、膠體等透過較大孔徑的超濾膜被分離出去,與原水中的小分子物質相分離,實現了水的分離、濃縮和凈化等一系列處理效果。
3全膜分離技術應用實例分析
隨著各行業對工藝要求的提高,在電廠化學的水處理當中,全膜分離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并逐漸發展成小有規劃的體系。此項技術在某個小型電廠中應用起來,這個小型電廠主要是對日常生活中的垃圾進行焚燒處理。該廠總共有兩套廢物焚燒的設備,每臺
鍋爐焚燒能力大約是500t/d,鍋爐補水量是24t/h,補給水是當地的水源,并對原水再過濾,它們都是運用的全膜分離技術,是基于DOS設計系統。
該發電廠在工作時,先是通過蓄水池中的水經原水泵,輸送到多介質的過濾器,通過活性炭過濾器,使原水中大顆粒被過濾到濾層的外面,使得出現清澈狀態,然后繼續通過超濾,再進入到反滲透的裝置當中,去除其二氧化碳,并進入到淡水槽;在二級反滲透作用下,進入到下級水箱,并通過除鹽的裝置,實現了鍋爐補水。整個過程都是采用的物理手段,沒有使用到任何化學試劑,保證了過濾水質量,并且實現自動化控制,從而減少了人工操作錯誤率,進而降低了成本。
4結束語
全膜分離技術通過利用膜的透過性等特點,依次使用超濾膜、反滲透膜和離子交換膜形成三膜分離工藝,在電廠化學水處理中的應用能夠很好的將原水中的各種雜質除去,使水質滿足國家有關標準要求,滿足電廠生產要求。隨著電廠的不斷生產發展,全膜分離技術應予以推廣應用,促進其優勢效用在電廠化學水處理中充分發揮,推動電廠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海林,任紅.淺談電廠化學水處理中膜技術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1):81-82.
[2]姚真真,曾繁華,李丹丹.電廠化學水處理中全膜分離技術的應用研究[J].通訊世界,2014(16):92-93.
[3]張紫艷.電廠化學水處理技術的具體應用分析[J].科技展望,2016,1(30):45-47.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