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11日電(記者姜琳)記者11日從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獲悉,2017年我國將徹底出清“地條鋼”等落后產能,并要求在6月30日前全部取締。相關部門目前派出12個督導組赴河北、河南、廣西、黑龍江等地,就鋼鐵煤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再次進行排查整治,“地條鋼”就是其中的重點。
所謂“地條鋼”,指的是以廢舊鋼鐵為原材料,用工頻、中頻感應電爐冶煉的劣質、低質螺紋鋼、線材及不合格不銹鋼產品。
工信部副部長徐樂江在中鋼協2017年理事擴大會議上說,這次督導發現的“地條鋼”情況令人吃驚。一些地方和企業還在糾結“地條鋼”的定義,對淘汰中頻爐存有猶豫和遲疑,認為存在“短流程創新”,全面取締會否造成“誤傷”;還有人擔心取締中頻爐、工頻爐影響廢鋼回收利用等。
“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絕大部分都不會‘錯殺’,多數中頻爐冶煉企業基本就是‘作坊’。”徐樂江表示,2016年鋼鐵行業去除的產能中,有些是正常在產的高爐、轉爐,其環保、工藝和產品質量,都遠高于“地條鋼”設備。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對中頻爐、工頻爐“手下留情”,顯然有失公平。
打擊“地條鋼”會不會影響鋼鐵供需關系從而抬升價格?業內專家表示,從目前情況看,我國鋼材產量仍有過剩,淘汰“地條鋼”不會造成建筑鋼材資源緊張、供不應求。更為關鍵的是,中頻爐等落后產能退出,有利于維護良好市場環境,使規范的鋼鐵企業受益,特別是替廣大消費者擋住了有安全隱患的建材產品。
“‘地條鋼’必須‘歸零’,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透露,2017年去產能將著力開展清落后、控總量、提門檻、促重組、推循環和嚴監管六方面工作,并將首次利用衛星監控鋼鐵煤炭企業的生產、出貨量和排放情況!
面對國家去產能政策執行力度的不斷加大,差別電價持續出臺,電爐煉鋼企業生產成本陡然增高已成不爭的事實!如何在殘酷的環境競爭中生存和發展成為電爐鋼企老板日思夜想的頭等難題!
河南太行全利主導產品DP系列環保節能型電爐煉鋼成套設備采用廢鋼預熱連續給料、余熱回收、全封閉煙氣凈化等一系列先進技術,實現了電爐生產“四連續”、短流程、轉爐化生產,使冶煉周期大幅降低,生產能力明顯提高,煙塵排放量減少。其中噸鋼節電100KWh/t,產量增加8—10%,各種消耗減少,噪聲低于90dBA,釋放的CO2每噸減少10—30%,二惡锳和CO排放量符合發達國家的排放標準。實現了電爐生產轉爐化、能源利用最大化、生產環境清潔化,代表了21世紀新煉鋼技術的方向。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