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加強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水污染控制與防治工作,有著重要的現實性和必要性.本文作者根據有關法規及節水型社會的要求,立足現實,著眼長遠,結合縣情,提出了加強臨澤縣水污染控制與防治的主要對策.
水是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中極其寶貴的物質資源.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群眾物質生活的日益改善,生活和生產用水不斷增加.我縣是水資源緊缺,水環境形勢嚴峻的縣區之一,水資源緊缺和水環境污染的問題將影響未來我縣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加強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水污染控制與防治工作,具有現實的緊迫性和歷史的必要性.
1水污染控制與防治的背景分析
1.1自然環境概況
臨擇縣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地處巴丹吉林沙漠南緣,屬黑河流域中段,梨園河(大沙河)縱貫南北,全縣總面積2727.29km2,地勢南北高,中間低,海拔高度在1360^-2082m之間.屬典型大陸性干早氣候,年平均氣溫7.7℃,無霜期152d,年均降水量117.1~,集中在7--’9月,年蒸發量2211.7mm,年日照時數為3052.9h,主要災害氣象因素有干早、霜凍、干熱風、沙塵暴等.境內自然形成南、北、中三條風沙帶,總長103km,沙化面積4053hm3,占土地總面積的12.900,與綠洲面積之比為6,5,鹽化草甸面積2.42萬hm2,占綠洲面積的1/3.
1.2水資源現狀及趨勢
全縣地表水總量12.8億m3,其中黑河過境水量10.5億m3,梨園河(大沙河)年徑流量2.3億m3,計人不重復地下水資源量1.02億m3,全縣水資源總量為13.82億m3,已建成萬畝以上灌區6處,中小型水庫7座,總庫容0.327億m3,干、支、渠道91條,長613.2km,機井888眼,2002年總用水量5.68億m3,其中農業用水4.6億m3,生態用水0.86億m3,工業用水0.15億m3,生活用水0.07億耐,農業用水量占總用水量的81%以上.
根據有關資料顯示,近年來,祁連山雪限上移,流域來水量逐年減少,可見未來10年地表水量亦將不斷減少,地下水量也將減少.總之,在生態環境維持現狀的情況下,境內水資源呈逐年遞減趨勢.
1.3水環境質量及存在的問題
監澤縣屬黑河水系,黑河發源于青海省境內祁連山,自張掖由東南向西北流人境內,境內流程56km,年平均流量50.5m3/s,流域內鄉鎮企業少,水污染較輕.梨園河(大沙河)源于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祁連山脈的柴諸山,屬黑河支流,流經縣境流程30.5km,自南向北流經縣城,匯人黑河,為季節性支流,7---9月為汛期,河水量不足黑河的1/4,其他月份即為斷流期.流域內既有工業廢水排放,又有城鎮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人大沙河,使大沙河水體受到污染.城區水源地,縣自來水公司第一、二水廠區的地下水水質均為工、類優良生活用水.據《臨澤縣城供水水文地質條件》及《新民灘水源地地下水供水可行性論證報告》顯示,地下水允許開采量為1792萬m3/a,現狀開采量740萬m3/a,可滿足近期及遠期生活、生產用水需要.
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年降雨量稀少、蒸發強烈,地下水開采困難。按水利部《黑河水量分配方案》確定的中游可用水量分攤,我縣畝均水量511m3,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9寫,水資源緊缺,制約我縣社會經濟的發展;二是用水結構不合理,水資源利用效率低下,用水方式粗放、節水意識不強,水量損失大,工業用水定額偏大,大多為自備井用水,循環利用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三是現狀工業廢水達標排放率低,工業和生活污水直接排人大沙河,造成地表潛層水污染;年化肥施用量約3萬,對水環境構成潛在威脅;四是隨著城鎮人口不斷聚集和增加,餐飲、理發、洗浴等服務業的膨脹發展,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劇增,對大沙河的污染負荷將不斷加重.
2水污染控制與防治的目標及期限
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出發,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和黑河流域綜合治理的歷史機遇,創新思維,創新機制,堅持“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投人力度,對重點污染源嚴格控制排放總量,重點流域進行重點整治;加大環境宣傳力度,提高流域沿岸企業和群眾的環保意識.通過“一控雙達標”,排污口規范化整治;關停“15小”和“新5小”、遏制污染反彈、強化清潔生產、加大排污收費力度等措施,如期實現控制目標,在全社會形成珍惜保護水資源的共識,最終實現流域環境的良性循環和經濟發展的雙康目標.
控制范圍:梨園河(大沙河)自梨園到野溝灣黑河人口段止,全長30.5km;黑河臨澤段自高崖子水文站到蘿泉下莊村止,全長56km.
控制期限:近期2003^-2005年,遠期2006-2010年;
水環境質量目標:大沙河流域水環境質量近期保持V級標準,遠期達到N級標準;黑河流域臨澤段水環境質量近期保持N級標準,遠期達到班級標準.
水污染物總量控制目標:我縣工業水污染源近期和遠期達到的排放標準為111級標準.
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近期2005年林木覆蓋率達到12%,遠期201。年達到1500;城鎮建成區綠化搜蓋率近期達到30.1,遠期達到3500;農業生態示范區面積近期達667hmZ,遠期達到9333hmZ.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