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室內外游泳場所的水質和游泳館的空氣質量標準值。
本標準適用于一切人工和天然游泳場所。
引用標準
GB3097 海水水質標準
TJ 36 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
標準值和衛生要求
游泳場所衛生標準
人工游泳池水質衛生標準值(表1)
項目
|
標準值
|
|
池水溫度,℃
|
22~26
|
|
6.5~8.5
|
PH值
|
|
渾濁度,度
|
≤5
|
|
尿素,mg/l
|
≤3.5
|
|
游離性余氯,mg/l
|
0.3~0.5
|
|
細菌總數,個/ml
|
≤1000
|
|
大腸桿菌,個/ml
|
≤18
|
|
有毒物質
|
按TJ36表3執行
|
|
|
天然游泳場水質衛生標準值(表2)
項目
|
標準值
|
|
PH值
|
6.0~9.0
|
|
無油膜及無漂浮物
|
漂浮物質
|
|
有毒物質
|
按TJ36表3執行或按GB3079
|
|
|
游泳館空氣衛生標準值(表3)
項目
|
標準值
|
|
冬季室溫,℃
|
高于水溫1~2
|
|
≤80
|
相對濕度,%
|
|
風速,m/s
|
≤0.5
|
|
二氧化碳,m/s
|
≤0.5
|
|
空氣細菌數撞擊法,cfu/m3
|
≤4000
|
|
空氣細菌數沉降法,個/皿
|
≤40
|
|
|
經常性衛生要求
游泳場所的通道及衛生設施應保持清潔無異味并應定期消毒。
為防止人工游泳池生長藻類,池水中加入0.25-0.5mg/L硫酸銅。發現藻類時的最大加藥量不過1.0mg/L。
浸腳消毒池的余氯含量應保持5-10mg/L,須4h更換三次。兒童涉水池連續供給的新水中余氯濃度應保持0.3-0.5mg/L。
人工游泳池在開放時間內應每日定時補充新水,保證池水水質有良好的衛生狀況。
游泳池用水水質衛生標準
人工游泳池水質衛生標準規定了游泳池初次充水和補充水水質要求,使用過程中的水質標準和池水溫度。適用于各單位修建使用的人工游泳池。
1 游泳池水質
1.1游泳池初次充水和正常使用過程中的補充水水質,應符合GB5749-85的規定。
1.2游泳池池水的水質、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項目
|
標準值
|
|
PH值
|
6.5-8.5
|
|
不大于5度或站在游泳池兩岸能看清水深1.5米的池底四、五泳道線
|
渾濁度
|
|
耗氧量
|
不超過6mg/L
|
|
尿素
|
不超過2.5mg/L
|
|
余氯
|
游離余氯:0.4-0.6mg/L化合性余氯:1.0mg/L以上
|
|
細菌總數
|
不超過1000個/L
|
|
總大腸細菌
|
不超過18個/L
|
|
有毒物質
|
參照地面水水質衛生標準
|
|
|
2. 游泳池水溫
游泳池的池水溫度,可根據游泳池的用途,按下列數值進行設計:
2.1 室內游泳池
比賽游泳池:24-26攝氏度
訓練游泳池:25-27攝氏度
跳水游泳池:26-28攝氏度
兒童游泳池:24-29攝氏度
2.2露天游泳池的池水溫度不宜低于22攝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