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吞精做爰啪啪高潮,亚洲欧美春色,中文亚洲视频在线,九一成人免费视频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資料 » 環保技術 > 水處理 » 正文

臭氧技術應用于廢水的脫色處理

發布時間:2013年3月11日 來源:

排放廢水中含有很高的色度,不僅影響接納水體的美觀,特別是嚴重影響太陽光的投射而妨礙水生生物的生長繁殖,因此,必須使廢水出水色度達標排放。目前,國內外常見的脫色方....

排放廢水中含有很高的色度,不僅影響接納水體的美觀,特別是嚴重影響太陽光的投射而妨礙水生生物的生長繁殖,因此,必須使廢水出水色度達標排放。目前,國內外常見的脫色方法有混凝脫色、吸附脫色、臭氧氧化、膜分離技術等[1],采用常規的混凝脫色法不能有效達到脫色的效果,而且產生大量污泥需二次處理,吸附脫色具有選擇性,價格較高,再生困難等問題,膜分離技術主要存在膜堵塞,膜污染和投資高的問題[2]。

臭氧是一種極強的氧化劑,能有效去除色、臭、味、酚氰、惰性COD 等,目前利用臭氧技術脫色,在染料、制漿、檸檬酸行業已有相關文獻報告[3-4],這些文獻大都處于試驗研究階段,工程上應用較少,工程上應用臭氧技術主要集中于深度處理和回用方面[5-6]。本文利用臭氧技術用于廢水的脫色處理改造項目,使其出水色度達到上海市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 31/199-2009)二級排放標準規定的色度≤50 倍。

1 原工藝及存在問題

1.1 原有工藝流程

原廢水處理工藝流程見圖1。各用戶排放廢水經混合均化后進入中和池,進行pH 調整至6~9,后出水自流入缺氧池,在反硝化菌作用下,并有外加的乙酸提供能量,將硝態氮變成氮氣從水中去除,并在缺氧條件下大分子物質改變成小分子結構,提高其生化性,缺氧池出水流入曝氣池,進行含碳物質的生物去除和生物硝化作用,二沉池的污泥回流至缺氧池進口,防止硝態氮在二沉池發生反硝化,造成污泥上浮,并使生物系統的活性物質濃度保持恒定,二沉池出水進入氣浮池,以提高出水中與懸浮物有關的污染物指標的去除率,實現深度處理,為保證出水色度達標,出水投加次氯酸鈉進行氧化脫色,后投加亞硫酸氫鈉確保出水總余氯達標,剩余污泥脫水后外運焚燒處理。

 

圖1 原廢水處理工藝流程

Fig.1 Flow chart of origin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1.2 存在問題

廢水經生化+氣浮處理工藝后,雖然能保證COD、BOD5、TN 能達標排放,但依然存在如下問題:

(1)出水色度不能穩定達標排放。污水廠有機廢水的進水色度高,發色成份復雜,尤其是有一家客戶有機廢水色度高達3 000 度左右(鉑鈷比色法)。雖然污水廠生物處理工藝和后續的氣浮裝置對色度有一定的去除率,但去除率僅約為28%,氣浮池出水達250~300 度(鉑鈷比色法),為此采取了在出水調節池前投加次氯酸鈉的方式,進一步去除色度,保證出水色度達標。

(2)三氯甲烷不能穩定達標排放。污水廠進水有機廢水色度波動大,實際運行中往往造成次氯酸鈉過量投加,投加量達11~15 t/d,經過最近一個月的統計,發現在出水調節池前加入次氯酸鈉后,三氯甲烷的日平均負荷增加了177%,這不僅造成加藥量的浪費,而且造成三氯甲烷超標風險。

(3)污水廠事故池利用率低。高色度廢水被儲存于事故池,后逐步稀釋進入處理系統,削弱了污水廠對其他超標廢水應急接收能力。

2 工藝改造

2.1 工藝水質、水量

考慮到遠期對排放標準的提高,以及污水廠擴建的影響,設計臭氧處理水量2.5 萬m3/d,臭氧工藝設計進水水質及排放標準見表1。

表1 臭氧工藝設計進水水質與排放標準

Tab.1 Design influent quality and discharge standard

 

2.2 工藝流程

改造后的工藝流程如圖2 所示。廢水經生化+氣浮處理工藝后,進入臭氧接觸池,氧化脫去水中的色度,遠期也可滿足去除惰性COD 的要求,保留次氯酸鈉和亞硫酸氫鈉加藥投加系統,確保進水色度波動較大時,出水色度等指標能穩定達標。

 

圖2 改造后廢水處理工藝流程

Fig.2 Flow chart of current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2.3 主要構筑物及其工藝參數

臭氧接觸池:平面尺寸23.4 m×8.2 m,有效水深7.0 m,1 座2 格,接觸時間55 min,臭氧投加量18~25 mg/L。

臭氧制備間:平面尺寸25.0m×15.7m,內設臭氧發生器1 套(含氮氣投加系統,臭氧發生系統,臭氧投加與擴散系統、臭氧尾氣破壞系統、供配電系統,儀表與PLC 控制系統、管道系統等,考慮到遠期去除惰性COD 的要求,預留3 套空位);空壓機系統1 套(包括空氣壓縮機,后冷卻器,空氣儲罐,過濾器等),冷卻水系統1 套(包括冷卻水循環泵,換熱器等)。

液氧儲存區:新增1 套儲罐,V=30 m3,儲罐與道路的間距滿足《建筑設計防火規定》。

3 運行結果

3.1 色度去除效果

經過2 個多月的調試,臭氧系統進入了穩定運行期,目前考慮到水量和經濟原因,臭氧處理系統只運行一條線。由圖3 可知(圖中數據為10 月2 日~11 月1 日),臭氧對色度去除效率在65%~75%左右,而10 月3 日時,臭氧對色度的去除率不到50%,盡管當天加大了臭氧的投加濃度,但分析發現色度去除率并沒有得到很大的提高,也只有52%,分析發現10 月3 日的進水量為15 687 m3/d,進水色度306 度(鉑鈷色度),而設計的每格臭氧系統的處理水量12 500 m3/d,色度250 度(鉑鈷色度),進水色度負荷遠遠高于設計值,這可能是導致色度去除效率低下的原因。

 

圖3 臭氧對色度的影響

Fig.3 Effect of ozone on effluent color

廢水經臭氧氧化后,出水色度還在40~100 度左右,為此,還需投加次氯酸鈉進行進一步的氧化脫色,投加量約3 t/d,出水井色度都在32 度(鉑鈷色度)以下,三氯甲烷小于0.03 mg/L,10 月中旬環保部門監測結果顯示,色度為35 倍,COD 為60 mg/L,臭氧系統已通過環保驗收。

3.2 COD 去除效果

惰性COD 很難通過生物方法去除,臭氧的強氧化性可以有效去除一定惰性COD,從圖4 可以看出,臭氧工藝進水COD 約70 mg/L,出水COD 約為58 mg/L,COD 去除率約在15%左右,可滿足遠期COD 排放標準提高的需要,目前,COD 排放標準為小于100 mg/L。

 

圖4 臭氧對COD 的影響

Fig.4 Effect of ozone on effluent COD

4 工程效益分析

4.1 投資費用

整個工程總投資約為2 000 萬,其中土建350萬,設備、材料費用1 200 萬,其它費用(工程安裝費、設計費、管理費等)約450 萬。

4.2 運行費用

改造前后系統的實際運行費用比較見表2,表2只比較臭氧系統和后續加藥運行費用,不考慮折舊也不涉及到前端處理運行費用。

從表2 可知,新建臭氧工藝后,雖然增加了臭氧電耗等運行費用,但大大降低了藥劑成本,處理系統的總費用比改造前節約了0.07 元/m3,并且臭氧系統操作簡單,易于控制,減少了改造前藥劑投加的人力。

表2 改造前后運行費用比較

Tab.2 Comparison of operation cost before and after

 

4.3 社會及環境效益

污水廠改造完成后,不但有效解決出水色度,三氯甲烷的不達標問題,消減了排入水體COD 的總量,而且有利于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促進經濟的發展。

5 結論

采用臭氧工藝能夠滿足污水廠對色度達標處理和遠期去除部分惰性COD 的要求,臭氧系統運行費用0.39 元/m3,整個運行費用比改造前減少0.07 元/m3,因而具有較強的經濟優勢和技術優勢。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藁城市| 宜良县| 仙游县| 赤城县| 云和县| 剑川县| 东莞市| 大城县| 浦东新区| 惠水县| 汝州市| 三门峡市| 昂仁县| 乌鲁木齐市| 德令哈市| 光泽县| 和硕县| 松原市| 天柱县| 安溪县| 万安县| 东宁县| 鄂伦春自治旗| 阳信县| 伊宁县| 木里| 巴楚县| 安徽省| 大理市| 施秉县| 东乡| 武平县| 礼泉县| 固安县| 奉贤区| 建平县| 龙门县| 安庆市| 南开区| 宁城县| 宝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