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國水資源現狀分析
水資源是以生命賴以生存的不可替代資源,地球上的水總量為13.86×1017m3,然而其中可直接利用于生活生產的僅有3.46%,同時,淡水總量為0.047×1017m3,水資源的短缺并不是危言聳聽,截止到2004年,我國的淡水資源量僅占全球水資源的6%,位于世界第六位,其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然而我國是人口大國,人均淡水資源不到2,300平方米,位于世界排名的121位,這意味著我國的人均淡水資源極其貧乏,是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同時我國的水資源分布也極其不均勻,就目前為止我國的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個城市存在供水不足的問題,而其中嚴重缺水城市共110個,水資源的短缺問題嚴重影響了經濟發展以及社會生產,也限制了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
2.短缺原因
1.水資源的分布不均衡。整體的全國水資源呈現出南多北少的地理分布不均,因而導致了水資源的短缺,其實是由于我國自然地理原因造成的。
2.節水意識淡薄。由于現在的水費的繳納,盡管我國已實行了了階梯水價政策,但是人們以往的有錢就有水的思想仍未有本質上的改變,從而造成了一種浪費水資源的現象。比如用流水洗漱,一些洗菜后的水直接流走等。事實上這些水是可以重復利用的,比如,沖廁所等。而由于人們的節水意識不高,導致了大量可再利用的水資源都被浪費了。
3.水污染現象嚴重。工廠以及農田的水污染現象極其嚴重,已成為我國的一個重大問題。一個原因是科技水平的落后,污染控制能力不夠,所以導致一些小企業的將污染物直接排進河流或地下。另一個原因是我國對于污水處理的監督管理措施不嚴謹,導致很多大型企業找尋行政執法的漏洞,從而導致了河流以及地下水的嚴重污染。
4.灌溉技術的落后。雖然我國自建國以來一直再提升農田灌溉技術,然而我國農業灌溉的有效利用率僅為40%左右,即僅為發達國家的一半。事實上我國對于灌溉技術的推廣還需努力,可以有效節水的各種措施比如滴灌,移動式噴灌等方法如果可以普及,那么我國的農業可以節約更多的水資源。
3.水資源前景預測
根據國際水資源管理學會的預測,截止到2025年,將會有14億人口面臨嚴重缺水的狀況。目前水資源中的水質問題將會是更大的問題,下文將從水質的變化以及區域上水量上的變化兩方面分別闡述。
水質方面,隨著國家對于水資源的重視程度日益增高,因而水質方面的問題將會有所改善,對于工廠農田以及生活廢水的排放監管工作力度必會加大,通過提供水的凈化技術,改善我國現有的水質問題。
在區域水均衡方面,我國也積極尋找解決水資源的分布不均問題的方法。南水北調工程是解決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均的重大水利工程,彌補了北方的缺水問題。同時環保人士認為,南水北調工程可以能會導致南方地區相對缺水。然而,盡管存在諸多負面影響的可能性,但是南水北調工程的生態功能利大于弊,具體體現在于,充分解決了北方等干旱地區的缺水問題,符合以人為本的思想,同時通過人為的措施使水資源分布均衡,避免了南方地區夏季的洪澇災害問題。同時南水北調工程并不會擾亂水資源的自然循環,是符合生態和諧的工程。
4.解決途徑
我國的水資源問題早已同糧食以及石油一同被列為國家的重要戰略資源,我們必須堅持“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策略。
1.針對于水資源分布問題,我們可利用水利工程,人為的調節水資源的分布不均問題。同時保護好現有生態環境,充分發揮其涵養水源的能力。
2.針對于節水意識淡薄,我們必須要堅持節水宣傳工作。設計節水相關的公益廣告,大力開展節水相關的公益講座。同時要發揮社區的力量,組織大家學習如節水,推薦一些節水小竅門。
3.針對于水污染現象,我們要從不同的污染途徑入手。在鄉村推廣無公害化肥,提高農民的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在工廠我們要嚴格工廠的廢水處理以及排污方式進行把關,限制其排污量,同時完善相關制度,加強監管。在家庭,推廣無磷洗衣粉的應用,避免生活廢水的難處理。
綜上所述,保護我國水資源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任重而道遠,我們必須從生產生活各個方面都堅持節約用水,減少污染,從而保證我們以及子孫后代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楊志清. 21 世紀水資源展望[J].水資源保護,2004,20(4):66-68.
[2] 童潛明. 洞庭湖的演化與生態[J].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03,20(6):1-7.
[3] 余謀昌.中國資源現狀[J].中國城市經濟,2004,(8):4-9.
[4] 林學鈺,廖資生. 地下水資源的本質屬性、功能及開展水文地質學研究的意義[J]. 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3):193-195.
作者簡介:范文軍(1981-),男,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礦山水工環境。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