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離一凈化”模式,即建設“雨污分離、干濕分離、固液分離、生態凈化”處理系統。本模式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對豬糞和污水進行無害化綜合處理和利用,達到治理污染、開發綜合利用的效果。
一、雨污分離系統
1雨污分離
將雨水和養殖場所排污水分開收集的措施。雨水可采用溝渠輸送,污水采用管道輸送,養殖場的污水收集到厭氧發酵系統的進料池中進行后續的厭氧發酵再處理。
2雨污分離系統建設方案
建設雨污分離設施的內容包括需要建設雨水收集明渠和鋪設畜禽糞污水的收集管道,保證雨水與糞污水的完全分離。
首先,在畜禽養殖廠房的屋檐雨水側,修建或完善雨水明渠,雨水明渠的基本尺寸為0.3m×0.3m,可根據情況適當調整,雨水經明渠直接流入一級生態塘。
其次,在畜禽養殖廠房的污水直接排放口或污水收集池排放口,污鋪設污水輸送管道,管道直徑在200mm以上,如果采用重力流輸送的污水管道管底坡度不低于2%,將收集的畜禽污水輸送到厭氧發酵系統的調漿池或進料池中。
二、干濕分離系統
1干濕分離
養殖場內畜禽糞便采用干清糞的收集方式,即將畜禽糞便先收集到儲糞池中,然后再用水沖洗豬舍,沖洗水收集到糞水池中,再進行厭氧發酵,使豬糞與污水分開收集。
收集起來的畜禽糞便,經過后續的固液分離可再次降低其含水率,便于再利用。
2干濕分離系統建設方案
建設干糞收集池,用于收集干糞,3m×4m×1m,并根據養殖場規模適當調整,購置糞污運輸推車。
建設糞水收集池,用于收集豬舍沖洗水,4m×10m×1m,并根據養殖場規模適當調整。
完善糞污收集系統與厭氧發酵系統的銜接。
三、固液分離系統
1固液分離
對干清糞過程所收集的畜禽糞便再次脫水,獲得含水率更低的糞渣(含水率一般可達65%以下),便于再利用;分離出來的糞水排往沼氣池的進料池,進行發酵處理。
2固液分離系統建設方案
建設固液分離間,4m×8m×3m,鋼架廠房結構,四周建1m高圍墻,半開放式,并購置固液分離機一臺,用于分離干清糞過程所收集的畜禽糞便,分離機工作能力為10m3/h左右。
因場地所限,固液分離間建設在地埋式沼氣池頂部的混凝土地板上,注意做好沼氣的防泄漏措施,沼氣輸出管道不得布置在固液分離間內。
四、生態凈化系統
1生態凈化
污水生態凈化與水生生態系統密切相關,指水生生態系統中各種生命體、非生命物質(包括進入這個系統的污染物質)通過富集與擴散、合成與分解、拮抗與協同等多種過程,最終消除或降解污染物。
2生態凈化系統建設方案
實施方案中的生態凈化系統主要由一個一級生態塘和一個二級生態塘構成。
2.1一級生態塘的建設方案
(1)一級生態塘清除雜草
清除生態塘內的水花生等雜草,以便種植凈化能力更強的水生植物。保留已經生長的藕、野菱、菖蒲、風車草、蘆葦等水生植物。
(2)一級生態塘護坡
用挖掘機將池塘底泥挖掘到一級生態塘四周,并將池塘岸邊向池內方向的坡度改建成45°~55°左右。
(3)綠化
清除一級生態塘四周道路兩側的雜樹雜草,保留樹冠形態較好已經成材的樹木,如果塘四周沒有或少有樹木,在靠池塘一側種植柳樹,柳樹苗的規格直徑3cm、高3m左右,每間隔8m栽種一棵。池塘向內的土坡上種植黑麥草、吉祥草、蘭花三七等。
(4)塘內生態化建設
池塘岸邊種植菖蒲等,間距2m,每穴2株。池塘中央建立一個人工浮島。保留池塘內已種植塘藕,增加種植野菱(參見附圖)。
2.2二級生態塘的建設方案
(1)二級生態塘清除雜草
清除生態塘內的水花生等雜草,以便種植凈化能力更強的水生植物。保留已經生長的野菱、菖蒲、風車草、蘆葦等水生植物。
(2)二級生態塘護坡
用挖掘機將池塘底泥挖掘到生態塘四周,并將池塘岸邊向池內方向的坡度改建成45°~55°左右。
(3)綠化
清除生態塘四周道路兩側的雜樹雜草,保留樹冠形態較好已經成材的樹木,如果塘四周沒有或少有樹木,在靠池塘一側種植柳樹,柳樹苗的規格直徑3cm、高3m左右,每間隔8m栽種一棵。池塘向內的土坡上種植黑麥草、吉祥草、蘭花三七等。
(4)塘內生態化建設
池塘岸邊種植蘆葦、菖蒲等,間距2m,每穴2株。池塘中央建立兩個人工浮島。
2.3人工浮床(島)的建設
典型的濕式有框浮床組成包括4個部分:浮床的框體、浮床床體、浮床基質、浮床植物。
濕式有框浮床的框體采用用直徑50mm(×4.6mm以上)的PVC(PPR)管作為框架,考慮到景觀美觀、結構穩固的因素,建議采用三角形及六邊蜂巢型等,各小單元邊長為1m--1.5m左右。
浮床床體采用包裝聚苯乙烯板做浮床模板,其外形根據浮床框架尺寸,厚度為4cm以上,并按間距20cm、孔徑4cm打孔,用于扦插植物,根據植物體的大小或每孔扦插、或隔孔扦插。聚苯板材質比重小,綠色環保,防腐蝕,耐老化,可反復多次使用。
浮床基質采用海綿,即在浮床模板上栽種水生植物后,在扦插孔內的植株桿莖四周包裹海綿,保證植物直立與正常生長。
浮床植物可選擇蘆葦、菖蒲、風車草、美人蕉等水生植物混合種植。
浮床整體是用軟繩把浮床模板一塊塊連接而成,浮床整體組裝完成后,在水中放置浮床的兩端用鍍鋅管打樁,把浮床兩端的繩子拴于樁上即可,保證了浮床床體具有較好的強度,能抵抗較大風浪沖擊,采用柔性連接,使浮床整體隨之上下。
實施過程中還可以根據情況,按照一定的形狀布置浮床,間種不同的水生植物,增加浮床植物的多樣性,提高整個生態塘的生態景觀。
五、結論
畜禽養殖場配套建設“三分離一凈化”工程,通過清除垃圾、清除淤泥、清除雜草,生態塘岸邊種植垂柳、草被植物,側面和底部搭配種植各類氮磷吸附能力強的半旱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減緩水速,增加滯留時間,促進流水攜帶顆粒物質的沉淀,有利于構建植物對溝壁、水體和溝底中逸出養分的立體式吸收和攔截,從而實現對農業面源污染排出養分的控制,也提高水體的自凈能力。優化農田,池塘的生態系統及景觀組成,改善農田環境乃至養殖場周邊的總體環境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分離一凈化”工程項目實施以后,整個系統不僅可以凈化水質、綠化村莊、美化環境,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促進了養殖場廢棄物的良性循環和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