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el.J.M.Van.ham等人在研究利用多孔板和單孔板分布器的誘導浮選法處理含油乳化液的試驗中發現,油的去除率也可成功地用一級反應動力學模型來表示,其速度常數為2~60h-1,宮原敏郎等人研究結果也認為可用一級動力學模型來表示。
然而,對于誘導式葉輪浮選機,利用上式擬合所得的油濃度與實測所得油濃度相差很大,許多點超過工程允許誤差范圍,模型不太合適,所以,在建立動力學模型時應考慮無法脫除的那部分油的影響。石油大學鄭遠揚在對誘導式葉輪浮選機理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修正模型,即:
dc/dt=-k(c-cl)
式中:CL一脫油極限濃度,即浮選分離無法脫除的溶解油和微滴分散油濃度,mg/L;
k—浮選速度常數,h-1
對于間歇式誘導式葉輪浮選機
C=(C0-Cl)exp(-kt)+Cl
3.4浮選技術在油田含油污水處理中的應用展望
由于油田含油污水的含油量不同,外觀上也不相同,油越多,顏色越深。原油以顆粒狀態不穩定地存在于污水中,形成水包油的狀態,總的含油量在2000-5000mg/L。含油污水中的油以五種狀態存在,其中浮油(直徑大于100μm)占總含油量的30%左右,它很容易從污水中分離出來;分散油(直徑在10-100μm)約占含油量的63%,它也可以依靠重力從污水中分離出來,但分離速度較慢;乳化油(直徑在0.1-10μm)約占4%,它的分散度較高,很難靠重力進行油水分離;溶解油、油濕固體含量甚微。目前,含油污水已經成為油田注水的主要水源,針對這種水質并通過對浮選技術理論的分析,可以肯定浮選技術在油田
含油污水處理中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①在污水處理流程中應用浮選技術,可以提高污水的處理效果,使處理后的水質達到油層注水水質的標準。
②用浮選技術部分或全部代替自然除油、斜板除油和混凝除油技術,可簡化污水處理流程,減少污水處理費用。浮選技術用于處理分散油滴粒徑較小、原油比重大、乳化嚴重的含油污水時,具有明顯的優勢。
③應該強調的是浮選技術的好壞,取決于所用浮選設備及所用的配套藥劑。因此應加強研制開發成本低、結構簡單、占地面積小、操作維修方便的高效浮選除油設備及配套藥劑的開發。由于新型浮選柱的特點,它有望在含油污水處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根據含油污水水質的差異,有針對性的開發適應性強、高效、復配性好、多功能、價廉的藥劑仍將是研究者們的一個主要目標。
④為提高處理水的水質,油田污水浮選處理工藝還要與其它污水處理方法結合采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