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有利于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我國是空調、冰箱、電視機等產品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2008年,空調產量超過7000萬臺,其中出口超過3000萬臺;電冰箱產量超過4000萬臺,其中出口超過1000萬臺;電機生產容量近2億千瓦,其中出口容量超過5000萬千瓦。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產品出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急需擴大國內需求,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初步估算,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可拉動消費需求約4000-5000億元。
二是有利于提高終端用能產品能源利用效率。我國空調、冰箱、電機等主要用能產品能效水平總體較低,產品結構不合理,節能潛力大。例如,空調用電量占我國總用電量的20%左右,占大中型城市夏季用電高峰負荷的40%左右,但達到能效標準二級以上的高效節能空調國內市場銷售份額不足5%;電機及其拖動系統用電量約占全國總用電量的60%,但高效節能電機國內市場銷售份額不足2%。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將高效節能產品國內市場銷售份額提高到30%左右,可實現年節電約750億千瓦時,加快產品更新換代,推動節能技術進步。
三是有利于形成推廣高效節能產品的長效機制。推廣高效節能產品存在產品初始投資大、市場不規范、社會認知度低等市場障礙,需要政府采取積極的政策措施加以引導和規范。美國對獲得能源之星產品給予資金補助,如加州對節能洗衣機補貼75美元/臺,電冰箱補貼75-125美元/臺。韓國、澳大利亞等也采取財政補貼方式推廣高效節能產品。我國去年財政補貼2.8億元,推廣節能燈 6200萬只,直接拉動社會消費6.5億元,年節電32億千瓦時。國內外經驗表明,實施政府補貼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可以有效消除高效節能產品推廣的市場障礙,加快高效節能產品的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