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精細石油化工中間體國家工程中心科研人員研發出了一種高效液態水泥助磨劑。該系列水泥助磨劑比重為1.1~1.15g/cm3,pH值為8~11,能明顯改善水泥質量,提高水泥強度,無毒、無刺激、無腐蝕,對水泥的各種性能無不良影響。 據中科院蘭州化物所副研究員包鵬介紹,他們研發的這種助磨劑能通過物理化學作用,增加物料流動性,改善磨內的粉磨環境,最大限度地增加粉磨效果;其中的有效成分能成功解決靜電吸附問題,使水泥顆粒間的靜電凝聚力得到屏蔽,降低了顆粒的表面張力、表面能和硬度,而且還能吸附在物料顆粒表面,使那些斷開的價鍵得到飽和,避免微裂紋再愈合,在撞擊下更易擴展,從而達到水泥在磨制過程中更易粉碎,使3~30微米顆粒數量增加;并且該助磨劑中特定的化學物質與水泥發生反應,使水泥水化過程更充分,有利于水泥強度的提高。 據悉,2007年、2008年、2009年我國水泥產量分別為13.6億噸、14.2億噸和16.5億噸,今年產量預計達到18億噸。如此巨大的產量意味著巨大的耗電量。在目前國家節能減排的大背景下,作為全社會公認的高能耗產業——水泥產業如何節能減排成為當前最需要破解的問題。 從世界范圍看,添加助磨劑可提高水泥粉磨效率,同時提高水泥細度和比表面積,進而提高水泥的強度和質量。因此,它理所當然地成為水泥粉磨過程中最有效的節能降耗手段之一。然而,由于我國水泥助磨劑行業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市場無序競爭加劇,嚴重影響著該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中科院蘭州化物所研發的這種助磨劑在甘肅龍泉水泥廠、壽鹿山水泥廠、交通水泥廠、甘草水泥廠等企業開展了工業應用實驗,明顯提高了產品細度,平均粒度從4微米降低為2微米,助磨效果明顯,平均節能達20%。考慮到企業生產工藝的差別,科研人員還依據不同廠家的生產工藝、原料組成等實際情況進行優化,使磨機效率和產品質量達到最佳。目前,該技術已建成一套中試生產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