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碳微電解 作為一種低污染、低成本的高級氧化技術受到廣泛研究和應用,其原理是廢水作為電解質,鐵和炭為電極來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從而降解廢水中的污染物目前微電解去除廢水中污染物的理論主流觀點認為有原電池理論、氧化還原理論、吸附絮凝理論和微電場理論。
微電解過程中主要使用的鑄鐵(鐵碳合金)能在廢水中形成微電池(微觀電池),當體系中額外投加炭等宏觀陰極材料,則又形成宏觀電池。反應過程中出現各種腐蝕現象,也形成了腐蝕電池。微電解電極反應陰極反應主要分為酸性(無氧)、酸性(有氧)和中性堿性這三種情況在酸性(有氧)條件產生的電極電位差比酸性(無氧)條件產生的電極電位差高1.22V,曝氣可以增加原電池氧化能力;陽極Fe不斷生成的Fe2+離子避免了陽極鈍化,而且Fe2+離子具有一定氧化性,促進了電化學腐蝕,提高了處理效果。
因微電解中Fe級(正極)和C級(負極)在工作過程中存在一定電位差,從而產生的電場。廢水中不溶性顆粒和極性物質在電場作用下富集在電極附近,形成大顆粒后沉淀,具有去除部分污染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