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紀70年代全球爆發石油危機以來,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在西方發達國家引起了高度重視,光伏行業在全球迅速發展。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從2013年的135.76GW,逐步增長到2017年的386.11GW,再飛躍到2021年的880.1GW。各國加快光伏發展步伐,美國政府計劃到2030年美國電力50%來源于可再生能源發電,日本政府計劃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將升至20%。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到2030年全球光伏累計裝機量有望達1721GW,到2050年將進一步增加至4670GW。
我國太陽能光伏行業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2023年前三季度,全國光伏新增裝機12894萬千瓦,同比增長145%,其中集中式光伏6180萬千瓦,分布式光伏6714萬千瓦。截至2023年9月底,全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5.2億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2.95億千瓦,分布式光伏2.25億千瓦。2023年前三季度,全國光伏發電量436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3%。全國光伏發電利用率98.3%,同比提升0.3個百分點。
政策方面,2021年12月31日,五部門聯合發布《智能光伏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要求:到2025年,光伏行業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產業技術創新取得突破。新型高效太陽能電池量產化轉換效率顯著提升,形成完善的硅料、硅片、裝備、材料、器件等配套能力。2022年6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和財政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其中提到要大力推進光伏發電基地化開發和積極推進光伏發電分布式開發。2022年11月30日,國家能源局制發《光伏電站開發建設管理辦法》,以保障光伏電站和電力系統清潔低碳、安全高效運行。
雙贏報告網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紹了太陽能及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原理、分類、部件構成等,接著分析了國內外光伏發電產業的現狀、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發展。隨后,報告對光伏發電產業做了區域發展分析、技術動向分析、關聯產業分析、上市公司經營狀況分析、投資分析和項目投資案例分析,最后預測了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的未來前景。
本研究報告數據主要來自于國家統計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家能源局、雙贏報告網產業研究中心、雙贏報告網市場調查中心、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以及國內外重點刊物等渠道,數據權威、詳實、豐富,同時通過專業的分析預測模型,對行業核心發展指標進行科學地預測。您或貴單位若想對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有個系統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資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本報告將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工具。
【報告目錄】
第一章 太陽能光伏發電概述
1.1 太陽能相關介紹
1.1.1 太陽能簡述
1.1.2 太陽輻射與太陽能
1.1.3 太陽能資源的優缺點
1.2 太陽能的利用
1.2.1 太陽能利用的方式
1.2.2 太陽能利用的四大步驟
1.2.3 太陽能利用的重要技術
1.3 光伏發電介紹
1.3.1 光伏發電原理及分類
1.3.2 光伏發電系統的部件構成
1.3.3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介紹
1.3.4 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優勢
1.3.5 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應用
第二章 2022-2024年世界光伏發電產業發展分析
2.1 2022-2024年世界光伏發電產業狀況
2.1.1 產業發展階段
2.1.2 光伏發電規模
2.1.3 全球裝機容量
2.1.4 區域分布格局
2.1.5 企業競爭格局
2.2 主要國家光伏財政補貼政策
2.2.1 美國
2.2.2 德國
2.2.3 意大利
2.2.4 日本
2.3 美國
2.3.1 太陽能資源狀況
2.3.2 光伏產品標準
2.3.3 光伏裝機規模
2.3.4 區域分布格局
2.3.5 未來前景預測
2.4 日本
2.4.1 能源構成變化
2.4.2 光伏裝機規模
2.4.3 光伏電價規定
2.4.4 屋頂光伏發展
2.4.5 未來前景預測
2.5 歐洲
2.5.1 太陽能資源狀況
2.5.2 光伏裝機規模
2.5.3 歐洲光伏標準
2.5.4 英國光伏容量
2.5.5 德國光伏發展
2.5.6 法國光伏發展
2.5.7 西班牙市場狀況
2.6 其他地區
2.6.1 印度
2.6.2 巴西
2.6.3 澳大利亞
2.6.4 以色列
第三章 2022-2024年中國光伏發電產業分析
3.1 中國光伏發電行業產業鏈分析
3.1.1 產業鏈簡析
3.1.2 產業鏈發展規模
3.1.3 產業鏈發展特點
3.2 中國光伏發電行業發展概況
3.2.1 行業發展歷程
3.2.2 市場發展形勢
3.2.3 行業發展熱點
3.2.4 行業推廣模式
3.2.5 商業模式創新
3.3 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相關政策分析
3.3.1 產業政策梳理
3.3.2 光伏補貼政策
3.3.3 光伏扶貧推進
3.3.4 碳達峰行動方案
3.3.5 光伏發電管理政策
3.3.6 工業綠色發展規劃
3.3.7 智能光伏發展計劃
3.3.8 光伏政策配套方向
3.4 2022-2024年中國光伏發電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3.4.1 能源發電結構
3.4.2 光伏裝機規模
3.4.3 光伏消納情況
3.4.4 市場結構分析
3.4.5 區域分布格局
3.4.6 企業經營情況
3.5 2022-2024年全國太陽能發電量分析
3.5.1 2022-2024年全國太陽能發電量趨勢
3.5.2 2022年全國太陽能發電量情況
3.5.3 2023年全國太陽能發電量情況
3.5.4 2024年全國太陽能發電量情況
3.5.5 太陽能發電量分布情況
3.6 風力和太陽能光伏發電結合發展
3.6.1 風光互補發電技術介紹
3.6.2 風光互補發電的主要特點
3.6.3 風光互補發電商業應用情況
3.6.4 風光互補發電需解決的問題
3.7 光伏發電與建筑結合發展
3.7.1 光電建筑應用的重要意義
3.7.2 光伏建筑發展的鼓勵政策
3.7.3 光伏建筑一體化成本收益
3.7.4 光伏建筑一體化市場現狀
3.7.5 光伏建筑一體化研究進展
3.7.6 光伏建筑一體化挑戰與建議
3.8 中國光伏發電產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3.8.1 標準與檢測認證問題
3.8.2 基礎研究及技術創新問題
3.8.3 能源結構轉型滯后問題
3.8.4 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第四章 2022-2024年中國分布式光伏發電行業發展分析
4.1 分布式光伏發電相關概述
4.1.1 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定義
4.1.2 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特點
4.1.3 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影響
4.2 分布式光伏發電產業支持政策分析
4.2.1 分布式光伏發電政策匯總
4.2.2 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補貼
4.2.3 分布式光伏市場化交易
4.2.4 能源一體化發展指導意見
4.2.5 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方案
4.2.6 分布式光伏發電安全工作通知
4.3 中國分布式光伏發電行業發展綜述
4.3.1 產業發展態勢
4.3.2 主要應用場景
4.3.3 發展存在問題
4.3.4 發展建議分析
4.4 2022-2024年中國分布式光伏發電運行分析
4.4.1 并網裝機規模
4.4.2 區域分布格局
4.4.3 整縣試點分布
4.4.4 項目建設情況
4.4.5 企業布局狀況
4.5 分布式光伏發電業發展主要影響因素
4.5.1 技術成本
4.5.2 資源稟賦
4.5.3 電能需求
4.5.4 政策補貼
4.5.5 融資成本
第五章 2022-2024年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區域發展分析
5.1 新疆
5.1.1 光伏發電裝機容量
5.1.2 光伏發電生產情況
5.1.3 光伏發電利用效率
5.1.4 光伏發電項目動態
5.1.5 光伏產業存在的問題
5.1.6 新能源項目投資建議
5.2 內蒙古
5.2.1 光伏發電扶持政策
5.2.2 光伏發電建設狀況
5.2.3 光伏發電項目動態
5.2.4 光伏發電發展潛力
5.2.5 “十四五”發展規劃
5.3 甘肅
5.3.1 太陽能資源概況
5.3.2 新能源的利用水平
5.3.3 光伏發電裝機規模
5.3.4 光伏扶貧建設動態
5.3.5 光伏發電項目動態
5.3.6 光伏發電建設規劃
5.3.7 “十四五”發展建議
5.4 青海
5.4.1 光伏發電扶持政策
5.4.2 光伏發電規模分析
5.4.3 光伏幫扶發展狀況
5.4.4 光伏發電項目動態
5.4.5 光伏產業鏈建設狀況
5.4.6 光伏產業鏈培育問題
5.4.7 光伏產業鏈循環舉措
5.5 寧夏
5.5.1 光伏發電資源條件
5.5.2 光伏發電發展特征
5.5.3 光伏發電生產規模
5.5.4 項目用地收費標準
5.5.5 光伏項目建設計劃
5.5.6 “十四五”發展規劃
5.6 江蘇
5.6.1 光伏發電扶持政策
5.6.2 光伏發電裝機規模
5.6.3 光伏發電試點建設
5.6.4 行業企業發展布局
5.6.5 “十四五”發展規劃
5.7 河北
5.7.1 光伏發電扶持政策
5.7.2 光伏發電裝機規模
5.7.3 光伏發電區域分布
5.7.4 光伏項目并網規定
5.7.5 光伏發電項目建設
5.7.6 “十四五”發展前景
5.8 山東
5.8.1 光伏發電資源條件
5.8.2 光伏發電扶持政策
5.8.3 光伏發電裝機規模
5.8.4 光伏發電項目建設
5.8.5 區域光伏發電狀況
5.8.6 光伏發電發展規劃
5.9 浙江
5.9.1 光伏發電相關政策
5.9.2 光伏產業發展現狀
5.9.3 光伏發電區域發展
5.9.4 光伏發電項目動態
第六章 2022-2024年光伏發電技術分析
6.1 世界納米太陽能電源研制技術動向
6.1.1 光電化學太陽能電池研究
6.1.2 染料光敏化劑的分類及性能
6.1.3 染料光敏化劑研發進展
6.1.4 NPC電池的結構、原理及性能分析
6.1.5 NPC電池現存主要問題與對策
6.2 數倍聚光的光伏發電系統分析
6.2.1 “采用數倍聚光的光伏發電系統”產生概況
6.2.2 “采用數倍聚光的光伏發電系統”概念和特點
6.2.3 與“平板固定式光伏發電系統”的經濟性比較
6.2.4 “采用數倍聚光的光伏發電系統”的其他獨特優點
6.3 光伏發電技術發展及動向
6.3.1 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原理
6.3.2 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的優點
6.3.3 光伏電站發電技術的發展情況
6.3.4 分布式光伏發電技術發展分析
6.3.5 光伏發電與并網技術發展分析
6.4 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發展趨勢
6.4.1 國際光伏發電技術的研發趨勢
6.4.2 中國未來光伏發電技術的發展趨勢
6.4.3 光伏發電與并網技術的發展趨勢
6.4.4 “十四五”光伏發電技術進展方向
第七章 2022-2024年太陽能光伏電池組件產業分析
7.1 太陽能電池簡介
7.1.1 光電轉換原理
7.1.2 太陽能電池及材料
7.1.3 太陽能電池應用領域
7.1.4 太陽能電池的應用歷程
7.2 2022-2024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產業發展分析
7.2.1 產量規模分析
7.2.2 企業競爭格局
7.2.3 區域生產格局
7.2.4 技術發展情況
7.3 2022-2024年中國太陽能電池產業發展狀況
7.3.1 產業鏈分析
7.3.2 產業發展歷程
7.3.3 區域分布情況
7.3.4 企業競爭情況
7.3.5 未來發展展望
7.4 2022-2024年全國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產量分析
7.4.1 2022-2024年全國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產量趨勢
7.4.2 2022年全國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產量情況
7.4.3 2023年全國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產量情況
7.4.4 2024年全國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產量情況
7.5 2022-2024年中國太陽能光伏電池進出口市場分析
7.5.1 進出口規模分析
7.5.2 進出口價格走勢
7.5.3 進口市場分析
7.5.4 出口市場分析
7.6 2022-2024年中國光伏電池原材料市場分析
7.6.1 主要原料生產工藝
7.6.2 主要原料價格走勢
7.6.3 主要原料項目動態
7.7 中國太陽能電池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7.7.1 技術革新升級趨勢
7.7.2 生產成本變化趨勢
7.7.3 產業鏈一體化趨勢
第八章 2021-2024年光伏發電上市公司經營狀況分析
8.1 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1.1 企業發展概況
8.1.2 經營效益分析
8.1.3 業務經營分析
8.1.4 財務狀況分析
8.1.5 核心競爭力分析
8.1.6 公司發展戰略
8.1.7 未來前景展望
8.2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8.2.1 企業發展概況
8.2.2 經營效益分析
8.2.3 業務經營分析
8.2.4 財務狀況分析
8.2.5 核心競爭力分析
8.2.6 公司發展戰略
8.3 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3.1 企業發展概況
8.3.2 經營效益分析
8.3.3 業務經營分析
8.3.4 財務狀況分析
8.3.5 核心競爭力分析
8.3.6 公司發展戰略
8.4 美國太陽能公司(SunPower)
8.4.1 企業發展概況
8.4.2 2022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8.4.3 2023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8.4.4 2024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8.5 阿特斯陽光電力有限公司(Canadian Solar, Inc.)
8.5.1 企業發展概況
8.5.2 2022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8.5.3 2023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8.5.4 2024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8.6 第一太陽能公司(First Solar, Inc.)
8.6.1 企業發展概況
8.6.2 2022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8.6.3 2023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8.6.4 2024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第九章 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投融資分析
9.1 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投資融資概述
9.1.1 主要融資渠道
9.1.2 企業融資特點
9.1.3 企業融資問題
9.2 2022-2024年國內外光伏企業投融資現狀
9.2.1 全球光伏企業融資現狀
9.2.2 國內光伏企業融資規模
9.2.3 中國光伏企業上市情況
9.3 上市公司在太陽能光伏行業投資動態分析
9.3.1 投資項目綜述
9.3.2 投資區域分布
9.3.3 投資模式分析
9.3.4 典型投資案例
9.4 光伏電站投資成本解析
9.4.1 地面光伏系統
9.4.2 工商業光伏系統
9.4.3 電站運維成本
9.5 光伏電站投資效益解析
9.5.1 經濟性分析
9.5.2 環境效益分析
9.5.3 社會效益分析
9.6 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投資壁壘分析
9.6.1 資質壁壘
9.6.2 資金壁壘
9.6.3 技術壁壘
9.6.4 人才壁壘
9.6.5 海外貿易壁壘
9.7 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投資風險提示
9.7.1 市場風險
9.7.2 技術風險
9.7.3 競爭風險
9.7.4 人才風險
9.8 雙贏縱橫對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投資建議
9.8.1 完善產業鏈條
9.8.2 注重技術創新
9.8.3 開拓新興市場
9.8.4 把握產業融合
第十章 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投資建設案例深度解析
10.1 艾能聚屋頂光伏發電建設項目投資分析
10.1.1 項目基本概況
10.1.2 項目投資必要性
10.1.3 項目投資可行性
10.1.4 項目投資概算
10.1.5 項目實施計劃
10.1.6 項目投資效益
10.2 晴天科技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項目投資分析
10.2.1 項目基本概況
10.2.2 項目實施主體
10.2.3 項目建設用地
10.2.4 項目投資概算
10.2.5 項目經濟效益
10.3 潤陽科技高純多晶硅項目項目投資分析
10.3.1 項目基本概況
10.3.2 項目投資可行性
10.3.3 項目投資概算
10.3.4 項目進度計劃
10.3.5 公司經營影響
第十一章 雙贏縱橫對2025-2030年光伏發電產業前景預測
11.1 世界光伏發電產業發展展望
11.1.1 光伏發電前景展望
11.1.2 光伏產業鏈發展展望
11.1.3 新興市場發展前景
11.1.4 光伏發電發展趨勢
11.2 中國光伏發電產業發展前景
11.2.1 碳中和成中長期利好
11.2.2 產業鏈環節前景展望
11.2.3 能源安全帶來需求
11.2.4 光伏應用場景展望
11.2.5 “十四五”規劃情況
11.3 中國光伏發電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11.3.1 產業發展趨勢
11.3.2 技術發展趨勢
11.3.3 光伏產品趨勢
11.3.4 平價上網趨勢
11.3.5 細分市場齊頭并進
11.4 雙贏縱橫對2025-2030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預測分析
11.4.1 2025-2030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影響因素分析
11.4.2 2025-2030年全球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預測
11.4.3 2025-2030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預測
11.4.4 2025-2030年中國光伏電池產量預測
附錄
附錄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附錄二:清潔能源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附錄三: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附錄四:智能光伏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