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技術:
減壓閥是將進口介質壓力經過減壓后輸出適合用戶使用的介質壓力,在減壓介質管道系統中,需要在減壓閥前面或后面安裝截斷閥,當需要關閉管道介質流通時,將截斷閥關閉,切斷介質流通。所以,一般管路上至少需要安裝包括減壓閥在內的兩臺閥門。特別在汽輪機或泵站出口管道系統中,為了防止介質倒流損害汽輪機和泵設備,還需要在汽輪機和泵出口管道上安裝一個止回閥,共需要安裝三臺閥門。增加了管路設計的復雜性和設備安裝成本,并使管路流阻增加、加大管路壓力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集減壓與截止、止回功能于一體的,簡化管路設計、降低設備安裝成本、流阻低、壓力損失小的減壓截止閥。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包括閥體、閥瓣、閥桿、閥蓋,在閥體進口通道與出口通道之間的閥腔內設置閥座,該閥座具有與閥瓣相互配合的密封面,閥體的流道采用上進下出結構,閥桿下端與閥瓣上端面連接;主要是閥瓣位于閥座下側,閥桿與閥瓣之間采用浮動連接機構連接,閥瓣下端面設有減壓裝置;所述減壓裝置由彈簧和彈簧座組成,彈簧座安裝在閥體內腔底部,彈簧安裝在閥瓣下端面與彈簧座之間;所述浮動連接機構采用活塞式結構,在閥瓣上端面設置活塞缸,閥桿下端設有與活塞缸內腔壁動配合的活塞,活塞的直徑大于閥桿直徑,活塞軸向長度小于活塞缸內腔的軸向長度,活塞上端面與活塞缸外圓面之間安裝一壓蓋,壓蓋與活塞缸外圓面之間固定連接。
最好是,在彈簧座與閥體之間設有調節裝置。
最好是,所述調節裝置采用在彈簧座下端面與閥體之間安裝調節螺桿,調節螺桿外圓面與閥體之間動密封配合。
本發明的優點是集減壓、調壓、截止、止回功能于一體,簡化了管路設計,降低了設備安裝成本,減小了閥門設備對介質的流阻和壓力損失。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的減壓截止閥,包括閥體1、閥瓣2、閥桿6、閥蓋7,在閥體1進口通道與出口通道之間的閥腔內設置閥座8,該閥座8具有與閥瓣2相互配合的密封面,閥體1的流道采用上進下出結構,即介質從閥座8上側流進,下側流出,閥桿6下端與閥瓣2上端面連接;其特征是閥瓣2位于閥座8下側,在閥瓣2的上端面與閥座8下端面流道口之間設置相互配合的密封面,閥桿6與閥瓣2之間采用浮動連接機構連接,閥瓣2下端面設有減壓裝置;所述減壓裝置包括彈簧9和彈簧座10,彈簧座10安裝在閥體1內腔底部,彈簧9安裝在閥瓣2下端面與彈簧座10之間;所述浮動連接機構采用活塞式結構,包括閥瓣2上端面設置的活塞缸3和閥桿6下端設置的與所述活塞缸3內腔壁動配合的活塞5,活塞缸3與閥瓣2采用一體加工成型,活塞5與閥桿6采用一體結構,活塞5的直徑大于閥桿6直徑,活塞5軸向長度小于活塞缸3內腔的軸向長度,保證閥瓣2有足夠的開度,活塞5上端面與活塞缸3外圓面之間安裝一壓蓋4,壓蓋4與活塞缸3外圓面之間固定連接,兩者之間可以采用螺紋固定連接,將活塞5限制在活塞缸3內腔移動。閥桿6上升時可將閥瓣2與閥座8壓緊密封配合,起到截止閥的作用;閥桿6下降到使活塞5降到活塞缸3內腔底部時,彈簧9對閥瓣2的向上推力對進口介質壓力產生減壓,起到減壓閥的作用;當發生介質倒流時,介質壓力與彈簧9的推力共同作用將閥瓣2自動關閉,阻止介質倒灌損壞設備,起到止回閥的作用。活塞缸3設有泄流孔,保證活塞5輕便移動,閥桿6、活塞5、活塞缸3、閥瓣2、彈簧座10的中心線重合。
在彈簧座10與閥體1之間設有調節裝置,通過調節裝置調節彈簧9彈力,調整出口壓力,起到調節閥作用。
所述調節裝置采用在彈簧座10下端面與閥體1之間安裝調節螺桿11,調節螺桿11外圓面與閥體1之間動密封配合,在調節螺桿11下端與外側的閥體1上設置防護蓋12,防止調節螺桿11被誤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