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特緯德RTO裝置和CO運行成本分析及對比催化燃燒設備生產廠家
環保風險
RTO要求廢氣來源氣量和濃度穩定,設計操作負荷彈性小,因此只適合用于連續穩定的流水線廢氣,如果業主有間歇短暫高濃廢氣產生,則會頻繁出現因安全濃度下限要求導致廢氣在進裝置前被部分排空,存在環保風險。
RTO裝置設備繁雜,部件多,易出現設備故障廢氣排空事故。而CO要求廢氣流量穩定,可以接受間歇的短暫的高濃廢氣。CO裝置設備簡單,部件少,設備故障也少。此外RTO燃燒室存在死角,廢氣綜合處理效率95%~97%,而CO廢氣是均勻通過催化劑層,處理效率>99%,因此CO比RTO更容易環保達標,尤其是新環保標準甲苯類廢氣從40mg/m3排放標準降低到10mg/m3后,RTO易出排放不達標環保事故。
高溫RTO會產生NOx,而CO因處理溫度低不產生NOx,盡管目前國家對有機廢氣裝置的NOx尚未規定,但從鍋爐廢氣治理發展歷史來看,將會對處理氣量>10000m3/h的廢氣裝置提出監管要求。
動力負荷
RTO通過精密過濾、2次總厚約2m的蓄熱陶瓷,裝置阻力至少3500~4000Pa;CO只需通過簡單過濾、2次通過列管換熱器、總厚0.4m催化劑層,裝置阻力<2500Pa,同樣的10000m3/h處理氣量,RTO風機電機要22kW,CO風機電機只需18.5kW,處理風量越大,風機功率差別越大。電機功率每減少1kW,每年電費減少3000元。
主設備投資
不計RTO裝置對業主要求的廢氣預處理系統投資(通常由業主承擔),10000m3/h處理氣量RTO主設備投資費用約100萬,而CO主設備投資費用約60萬。
運行成本
以10000m3/h處理氣量為例,RTO至少要保證燃氣長明火的基礎消耗,CO只要廢氣濃度能源;RTO電耗比CO高5kWh;5年1換,其二次廢料要做危廢處理,CO的750kg催化劑2年1換,失活催化劑返廠回收。
結論
分別從廢氣適用種類、廢氣濃度、廢氣流量、輔助能源、儀表自控、安全風險、環保風險、動力負荷、主設備投資、運行成本10個方面分析的RTO與CO的異同,以期為企業在VOCs廢氣處理裝置選型時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