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組織廢氣產生污染常見問題廢氣處理設備催化燃燒
無組織排放廢氣是指不經過排氣筒的無規則排放或排放氣筒高度低于15m的排放源排出的廢氣。
常見問題
1) 裝料、卸料、生產過程以及廢水處理裝置是否有收集設施;
2) 裝置中是否存在跑、冒、滴、漏的現象;
3) 生產工藝是否合理;
4) 已有廢氣收集、處理設施的企業,需要關注是否完全收集,是否分類收集,處理工藝是否合理、處理能力是否充足、以及運行成本的經濟可行性。
有組織、無組織廢氣污染物控制對策措施:
1、減少廢氣污染物產排量
從廢氣收集與管理入手
1)廢氣收集應按照“應收盡收、分質收集”的原則,廢氣收集 系統應根據氣體性質、流量、濃度、產生量、風速等因素綜合設計,確保廢氣收集效果。
2)優選自帶集氣系統及先進廢氣處理的工藝設備。集氣罩收集的污染氣體應通過管道輸送至凈化裝置處理達標后外排。集氣裝置、管道布置在生產工藝的前提下,確保廢氣收集率,減少廢氣無組織排放量。在不影響生產的情況下,集氣罩收集盡可能靠近污染源。
3)對產生廢氣工藝環節、設備,應采取密閉、負壓等操作措施。含有易揮發物料(酸、堿、有機物等)或異味的固廢(含危廢)貯存、暫存場所需封閉設計,廢氣經收集凈化等處理措施后達標外排。污水收集、處理單元(如厭氧池、 曝氣池、污泥池等)產生的廢氣應密閉收集,并采取有效措施處理后排放。
2、廢氣污染物治理措施
1)廢氣工藝的選擇:建設單位根據廢氣及污染物的產生量、性質、成分、溫度、壓力等選擇先進成熟可靠的廢氣處理工藝。提高廢氣處理的自動化程度。做到及時可靠可控。盡量減少廢氣次生物的產生,減少二次污染和處理。
2)顆粒物:根據廢氣量、濃度等選擇布袋、靜電除塵或以布袋除塵為核心的組合工藝處理。鍋爐和工業爐窯優先采取清潔能源,如熱電聯產、使用天然氣等,廢氣采用高效凈化工藝。
3)有機廢氣處理:對于高濃度有機廢氣,可采用冷凝(深冷)回收技術、變壓吸附回收技術等對廢氣中的有機化合物回收利用,然后結合其他治理技術實現達標排放。對于中濃度有機廢氣,可采用活性炭吸附回收有機溶劑或熱力焚燒技術凈化后達標排放。對于低濃度有機廢氣,有回收價值時,應采用吸附技術;無回收價值時,宜采用吸附濃縮燃燒技術、蓄熱式熱力焚燒技術、生 物凈化技術或等離子等技術。 對于的化工、石化等企業連續產生可燃性有機廢氣采取回收利 用或焚燒方式處理,間歇產生可燃性有機廢氣采用焚燒、吸附或組合 工藝處理。
4)惡臭氣體:可采用微生物凈化技術、低溫等離子技術、吸附或 吸收技術、熱力焚燒技術等凈化后達標排放,同時不對周邊敏感保 護目標產生影響。
5)酸霧:酸霧塔中和吸收塔,達標后外排。
6)處理后廢氣通過滿足高度的排氣筒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