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角度考慮改善過程的速率,如改變多孔催化劑的內部結構或改變主氣流的速度和床層高度等。對于化學動力學控制過程,則只能用改變溫度等辦法來提高反應速率。
氣固相反應動力學
氣固相催化反應動力學研究的是反應速率與其影響因素的關系。在氣固相反應過程中,兩相
之間的質量與熱量傳遞和氣體流動狀況與反應歷程密切相關,互相影響。因此,氣固相催化反應過程的總速率既取決于催化劑表面的化學反應,又與氣體流動、傳熱、傳質等物理過程(內外擴放)有關。
表面化學反應速率方程(本征動力學方程)只考慮表面化學反應而不考慮擴散影響的方程稱為本征動力學方程。本征動力學方程可以通過兩種途徑獲得。一種是由試驗數據直接整理得到,稱為經驗速度方程;一種是從假想(有一定的試驗根據)的反應機理出發經推導得到,又稱機理性速度方程。實際中應用的主要是通過試驗得到的經驗方程,而機理性方程主要用于理論研究本征動力學方程有兩類表達式:冪函數模型和雙曲線模型。冪函數模型因其形式簡單,能夠明顯地看出反應組分的濃度對反應速度的影響,反應酒化能的高低說明溫度對反應的敏感程度,因而應用最多。
對于一般反應A+4B一一D+?E?其動力學方程的指數形式的通式r=k PAP PP! -KP PPP!(4-117)式中,A、B、D、E分別代表反應物和產物;ん、a、b、d、e和、、め、d、e均為經驗常數。例如SO2催化轉化為SO的反應為:SO2+っO2-=S0
如不考慮逆反應,以產物SO2生成表示的反應速率為r=kC。,CCn(4-118)式中,Co、Co、Co分別為SO2、O2、SO的濃度;、j、k為幕指數,對不同催化劑而言有不同值。當采用鋇催化劑,試驗測得=0.8,j=1,m=-0.8,于是:k, Co(4-119)
若考慮逆反應,特別是反應離平衡較近的時期,則應對上式進行修正。試驗表明,SO,的生成速率并非取決于氣體中S0含量,是C與平衡濃度Cのさ差:GC?即將上式中CA脫硝技術,用Co取代Csorkc催化劑微孔內擴散過程對反應速度有很大影響,故催化劑內表面積雖然很大,但不能像外表面那樣全部有效。于是采用催化劑有效系數(亦稱內表面利用率),即在等溫時,催化劑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