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聯堅端輕鋼別墅的抗震分析——中國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交匯部,板塊構造中地處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兩兩交匯處,地震活動頻繁,一直是世界上地震頻發和受地震災害威脅最大的國家之一。本世紀以來全球共發生MS≥7級的地震1200多次,其中的十分之一發生在中國境內。特別是對人類社會危害最大的發生在大陸內部的地震,38%發生在中國境內。這些大地震給中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造成了極大破壞,也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很大的威脅。其中地震造成的財產損失,僅對1949年以來的12次7級以上地震的統計,房屋倒塌600多萬間,合1億平方米,價值逾百億元。
海聯堅端輕鋼別墅的抗震分析——地震致使房屋倒塌
地震是天災,其本身不傷人但地震帶來的強烈的地震波易致使傳統的鋼筋混凝土建筑物大面積傾倒,因其自身混凝土重量大易造成被困人員施救困難,拖延黃金救治時間而造成人生財產危害。雖然人力不可阻擋,但是我們可以防患于未然,未雨綢繆也是一種智慧。輕鋼結構住宅體系是一種新型的結構體系,因其自身為密肋柱受力體系、自重輕的特點,有極高的抗震防風性能,常常作為抗震救災安置房推廣到災區。
海聯堅端輕鋼別墅的抗震分析——輕鋼龍骨
輕鋼別墅的主體結構在水平力作用下滯回曲線具有強烈的捏攏效應。保證了抗震性能達到地震9級不倒塌,由于地震的活動為左右和上下活動,主體與地基用螺絲釘連在一起的輕鋼結構組成了一個安全穩定的盒子,不會因為地震的搖晃而出現墻體倒塌或樓板掉下危及人身安全。同時主體輕鋼龍骨自重輕,在同等強度地震作用下,輕鋼結構比普通混凝土結構和普通鋼結構的受力小,即使墻體出現倒塌或樓板掉下,被困人員也能通過自身力量推開龍骨或墻板構件自我逃生,不會出現普通鋼筋混凝土掩埋無法施救的危急情況,從建筑掩埋根源上將地震災害降到最低。
海聯堅端輕鋼別墅的抗震分析——抗震措施對比
輕鋼結構優良的抗震體現在建筑的延性上,塑性鉸接處區域受到震動變形,主體結構可以通過不同幅度的變形來吸收和消耗地震能量,降低結構剛度,從而大大減小建筑結構受到地震的影響。因此,使用具有延性的輕鋼結構可以降低對建筑承載力的要求,換句話說,延性結構可以通過自身變形抵御地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