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爐單機除塵器維護管理要求清灰與技術發展
鍋爐單機除塵器技術已經發展成熟,主要技術水平進入了國際先進行列。單機除塵器技術在火電廠等高溫煙氣除塵治理應用領域應用較為成熟。由于除塵機理的限制,單機除塵器技術的除塵效率已難有較大提高,新建靜電除塵系統一般可以控制其排放濃度在100mg/m3左右。同時,除塵效率因受煙塵比電阻變化影響大,在實際運行中,燃用燃料的不確定性致使工況煙氣參數偏離設計值,從而導致煙塵排放濃度往往遠高于設計的排放控制值。隨著國家對煙氣污染控制要求不斷提高,對微細粉塵的排放要求日趨嚴格,單機除塵器技術正面臨著嚴峻挑戰。
與單機除塵器技術相比,袋式除塵技術起步較晚。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并消化吸收,我國的袋式除塵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各種袋式除塵器技術日趨先進、完善和齊全,濾料技術、清灰技術、配件等已逐步形成產業規模,部分袋式除塵設備性能已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經過袋式除塵過濾的含塵廢氣,煙塵排放濃度已經可以達到5mg/m3,且投資、運行維護費用逐步下降,濾袋壽命不斷延長。隨著我國對煙氣污染控制的要求不斷提高,袋式除塵技術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
單機除塵器由灰斗、上箱體、中箱體、下箱體等部分組成,上、中、下箱體為分室結構。工作時,含塵氣體由進風道進入灰斗,粗塵粒直接落入灰斗底部,細塵粒隨氣流轉折向上進入中、下箱體,粉塵積附在濾袋外表面,過濾后的氣體進入上箱體至凈氣集合管-排風道,經排風機排至大氣。清灰過程是先切斷該室的凈氣出口風道,使該室的布袋處于無氣流通過的狀態(分室停風清灰)。然后開啟脈沖閥用壓縮空氣進行脈沖噴吹清灰,切斷閥關閉時間足以保證在噴吹后從濾袋上剝離的粉塵沉降至灰斗,避免了粉塵在脫離濾袋表面后又隨氣流附集到相鄰濾袋表面的現象,使濾袋清灰徹底,并由可編程序控制儀對排氣閥、脈沖閥及卸灰閥等進行全自動控制。
脈沖單機除塵器采用分室停風脈沖噴吹清灰技術,克服了常規脈沖除塵器和分室反吹除塵器的缺點,清灰能力強,除塵效率高,排放濃度低,漏風率小,能耗少,鋼耗少,占地面積少,運行穩定可靠,經濟效益好。適用于冶金、建材、水泥、機械、化工、電力、輕工行業的含塵氣體的凈化與物料的回收。工業污染日益嚴重的現實,環保除塵技術也在不斷地跟進。
最早期的除塵設備采用的是靜電除塵器,隨著排放標準的提高,出現了袋除塵;市場經濟發達的今天,設備的性價比顯得尤為重要,袋除塵也就顯露出不足之處。電袋復合技術應時而生,這種技術初期的表現大有替代靜電除塵和袋除塵之勢,成為國家發改委近幾年指定性技術。經過近幾年的實際運行結果來看,并不是人們預期的那樣理想,它的本身也有著固有的缺陷,性價比也值得考究。藉此,人們希望能有一種更加先進、節能、高效、性價比高的除塵技術的出現,作為個人的理解,我以為移動電極是目前情況下最為理想的技術,它的出現會迎刃而解原有幾種技術所固有的頑疾,達到我們理想的效果。
單機除塵器技術的發展與存在的問題
1.單機除塵器的發展
我國單機除塵器是從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由鞍山焦耐設計院開始獨立設計完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被廣泛應用于電力、鋼鐵、水泥、有色、垃圾焚燒等諸多領域。最早期的袋式除塵器使用的濾料為普通工業機織布,個別高端應用場合采用工業呢。隨著袋除塵器在不同領域的應用,不同煙氣環境給袋除塵器濾料提出了新的要求,袋除塵器濾料與袋除塵技術互為依托,相輔相成。早期我國的濾料大多采用進口的,經濟昂貴。為了解決這一矛盾,開始了濾料的國產化進程,也逐步發展了從絨布、機織布到針刺氈、特種針刺氈、功能化濾料等諸多品種。袋式除塵器最大的優點就是除塵效率高,在實驗室高達99.9999%,在實際工程應用中達到99.99%,煙塵排放濃度達到10mg/m3以下,甚至達到1mg/m3,基本上到達零排放。同時,袋式除塵技術的分級效率也很高,對PM10、PM5、PM2.5等微細顆粒物都有很高的捕集效率。
2.單機除塵器存在的缺點
1)對于高溫氣體,必需采用降溫措施。
2)接收粒徑大的含塵氣體時,袋較易磨損。
3)阻力較大,一般壓力損失為1000~1500Pa。
4)對于不同類型氣體,應選用相應類型的袋;且需要常常更換袋,袋消耗量較大。
5)收集濕度高的含塵氣體時,應采取保濕措施,以免因結露而造成"糊袋",因此袋除塵氣對氣體的濕度有一定的要求。由上所述可知,雖然袋除塵器一次性投資較電除塵器成本低,但在運行中的維修消耗費用大大增高。基于這種情況,就為電除塵與袋除塵復合一體化技術創造了條件。
滄州龍凈除塵設備有限公司(http://www.hbccjx.com)主營鍋爐布袋除塵器、布袋除塵器、脈沖除塵器、袋式除塵器等,除塵器的工作好壞,不僅直接影響到除塵系統的可靠運行,還關系到生產系統的正常運行、車間廠區和周邊居民的環境衛生、風機葉片的磨損和壽命,同時還涉及有經濟價值物料的回收利用問題。因此,必須正確地設計、選擇與使用除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