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法煙氣脫硫技術是指吸收劑為液體或漿液的脫硫技術,最大的優點是反應速度快、脫硫效率高,最大的缺點就是前期投資、后期運行成本高和副產品處理困難。濕法煙氣脫硫技術是目前技術最為成熟,也是我國使用最廣泛的,據不完全統計,已建和在建火電廠的煙氣脫硫項目中,90%以上采用濕法煙氣脫硫技術。明晟環保專門為大家介紹一下氨法脫硫技術。
1.氨法煙氣脫硫工藝
含SO2煙氣通過鍋爐引風機進入預洗塔的底部,與洗滌水逆流接觸,清出煙氣中的灰塵,然后煙氣經均布器升入濃縮段利用煙氣熱量提濃脫硫液,煙氣溫度降至50℃~60℃,再進入脫硫塔吸收段。在吸收段,煙氣與氨水液充分接觸反應,吸收掉絕大部分的SO2,最后經除霧器除霧成為凈化煙氣,通過脫硫塔頂部煙囪排放。
液相吸收劑氨水經氨水泵送入脫硫塔,吸收煙氣中的SO2生成(NH4)2SO3,生成物在脫硫塔底部(有的在塔外氧化)氧化段被空壓機鼓入的空氣氧化成(NH4)2SO4溶液。部分(NH4)2SO4溶液打入洗滌濃縮段,一方面煙氣冷卻,同時自身水分得到蒸發,形成固含量約為5%~10%的(NH4)2SO4漿液。
2.技術和經濟性
氨法脫硫工藝雖然起步晚,但也已經成熟。相對于石灰石-石膏法脫硫工藝來說,氨法脫硫可較容易實現98%以上的脫硫效率,并可與SCR等脫硝工藝共用氨供應系統等,且副產品(NH4)2SO4利用價值相對較高,經濟效益明顯,逸氨量控制技術需要完善,否則氮氧化物會破壞大氣。
3.催化劑及副產品處理與利用
氨法以氨為原料,其形式可以是液氨、氨水和碳銨。目前我國火電廠年排放SO2約1000萬噸,即使全采用氨法脫硫,用氨量不超過500萬噸/年,供應完全有保證。
氨回收法脫硫裝置的運行過程即是(NH4)2SO4的生產過程,每吸收1噸液氨可脫除2噸SO2,生產4噸(NH4)2SO4。
4.適用范圍
處理脫硫量大,適用范圍廣,設備較簡單,即可滿足大型電廠的使用要求,也更容易實現舊鍋爐的改造,可大幅提高脫硝效率。
建議
明晟環保憑借幾十年的化工經驗,以實體工業求發展,以低碳經濟、變廢為寶為理念,從根本上解決了高耗能和二次污染問題,使超低排放科技化、系統化。
明晟環保愿與社會各界聯合起來,共負社會和歷史的責任,推進人類文明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