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自動控制技術的發展進程
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泵站運行基本依靠人工控制,發生故障也需要依靠管理人員的經驗和現場的操作。市政供水其中灌排泵站用于農業領域的灌溉和排水,泵站規模較小,主要針對個別農戶或村莊,因此其自動控制系統發展相較于市政供水和工業排水而言更為緩慢,自動化的集成化水平也更低。而歐美各國在水泵自動控制領域起步較早,在 20 世紀 60年代起,便開始通過對水廠的壓力、流量等實際參數的監控,隨著各種現場總線的監控系統體系結構日趨成熟,美國在通過控制系統由水資源部統一管理運行。
到了80年代,隨著無線通訊技術的發展,我國的供水系統開始通過組網方式自動控制,并可通過軟件的升級實現整個系統的升級換代,提高的控制系統的適應性,位于監控系統核心的上位機采集各檢測數據信息通過報表、實時曲線的形式顯示,一些水廠也實現了水源、處理、輸送全過程的連續監測,對每一個環境自動的進行調節、控制、顯示和報警。到了90 年代后,泵站綜合自動化系統向全分散式系統方向發展,灌溉泵站可以通過對諸如土壤狀態、溫度信息等參數的檢測實時獲取灌溉需求,并根據需要泵站中水泵的啟閉和轉速,排水泵站可以通過對水位的檢測控制其運行狀態,同時泵站還設置完善的故障檢測和處理系統,提高了農業灌排泵站的智能化和自動化。
于此同時,國內的公司開始對國外引進的監測系統和軟件平臺進行改進,初步形成較為完善的SCADA系統。現在國內比較流行的水廠計算機控制系統主要是PLC和DCS兩類,建立供水管網數據采集中心,實現了一定程度的管控一體化。目前在用的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基本上是我國自主開發的產品,在國內煤礦所使用的自動控制系統通常采用單片機和PLC兩種控制體系,采用單片機技術的控制裝置,適應不變的控制流程,而采用PLC控制,現場可根據現場情況及控制對象進行編程,邏輯控制能力強,可滿足不同的控制對象,組網方便,選擇不同的通訊模塊可組成各種網絡結構。
4寸柴油自吸水泵(鐵泵)
|
品牌
|
薩登SADEN
|
型號
|
DS100X(E)
|
泵體型號
|
4進3出
|
進水尺寸(寸/mm)
|
4 / 100
|
出水尺寸(寸/mm)
|
3 / 80
|
最大揚程 (m)
|
60
|
最大流量(m3/h)
|
115
|
葉輪尺寸(mm)
|
150
|
吸程(m)
|
7
|
凈重(kg)
|
23.5
|
動力型號
|
D500E
|
最大轉速(rpm)
|
3600
|
動力類型
|
單缸,立式,四沖程,風冷
|
排量(cc)
|
456
|
功率(hp)
|
12
|
燃油類型
|
柴油
|
油箱容量(L)
|
5.5
|
油耗(L/hr)
|
≤2.5
|
機油容量(L)
|
1.65
|
啟動方式
|
電啟動
|
凈重(kg)
|
92
|
尺寸(mm)
|
640*520*610
|
大油箱容量(L)
|
14
|
凈重 (kg)
|
97
|
尺寸 (mm)
|
610*520*700
|
聯系電話
|
153005003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