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盛工程橡膠有限公司 專業生產橡膠止水帶,遇水膨脹止水條,雙組份聚硫建筑密封膠、GB柔性填料、聚氯乙烯膠泥,聚乙烯閉孔泡沫板
【韓女士】【13081814455】【0318-2994455】【微信:13081814455】
三元乙丙防滲保護蓋片、SR防滲蓋片、三元乙丙復合蓋板、三元乙丙SR防滲蓋片、SR防滲保護蓋片、 SR三元乙丙保護蓋片
這種產品是我公司所生產的大壩防滲材料的一種保護蓋片,為復合材質,一般厚度為6mm,其中4mm的橡膠,是用三元乙丙橡膠經密煉,硫化而成的,使得三元乙丙橡膠防滲蓋片有優異的耐天候、耐臭氧、耐熱、耐酸堿、耐水蒸汽、顏色穩定性、電性能、充油性及常溫流動性。可在120℃下可長期使用,在150- 200℃下可短暫或間歇使用。
SR防滲保護蓋片的特點
1 塑性防滲適應基面變形性強:SR防滲蓋片是由SR塑性止水材料和增強型聚酯布復合而成的,與混凝土基面粘結的是SR塑性止水材料,當混凝土基面變形時,SR塑性止水材料發生塑性變形,從而避免SR防滲蓋片受到應力破壞;
2 抗拉強度高:利用SR防滲蓋片內加強筋的增強作用,使其抗拉強度達到并超過1cm厚橡膠板的強度值,這樣既可節約成本,又使得施工更加方便,防滲質量得以保證;
3 抗撕裂、抗沖擊性好:由于有加強筋的增強作用,SR防滲蓋片具有比純橡膠片更好的抗撕裂、抗沖擊破壞性能;
4 與SR塑性止水材料及混凝土面粘結效果好:SR防滲蓋片上復合有SR塑性止水材料,可與混凝土基面粘合密封,均勻傳遞水壓力,實現了很好的防滲密封效果;
5 具有粘貼的自愈性:由于SR塑性止水材料具有粘結自愈性,因此SR防滲蓋片與混凝土粘結面被拉開后,可重新直接粘貼回去,不影響SR防滲蓋片的防滲作用;
6 施工簡便:SR防滲蓋片柔韌性好,與混凝土基面及SR材料鼓包粘貼性好,粘貼密實,可以進行現場冷粘接或熱硫化連接,粘結強度高,工序簡便,容易施工;
中置式橡膠止水帶采用國家標準GB18173.2-2000《高分子防水材料止水帶》組織生產的。 因此我們可以按用戶要求生產各種形狀、尺寸的橡膠止水帶,另外還為不同工程、不同部位的需要備有十字型,丁字型、斜度型和內外轉角型產品,可適用于任何設計要求
中置式止水帶分類
從結構形式上可分為CB型止水帶和CP型止水帶兩種。
CB型止水帶是指中間有孔的中埋式止水帶,可分為CB型橡膠止水帶、CB型塑料止水帶兩類。主要適用于各種混凝土構筑物的伸縮縫、沉降縫及防震縫等,具有與混凝土錨固緊密、止水密封和適應變形縫伸縮變形的能力優秀等。
CP型止水帶是指中間無孔的中埋式止水帶,可分為CP型橡膠止水帶、CP型塑料止水帶兩種。主要適用于各種變形量不大的混凝土構筑物的施工縫、完全收縮縫、不完全收縮縫、伸縮縫等,具有與混凝土錨固緊密、止水密封及彈性拉伸變形等特點。
江津濱江新城“看不見”的綜合管廊有序推進
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是創新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舉措,不僅可以逐步消除“馬路拉鏈”“空中蜘蛛網”等問題,還能更好地利用地下空間資源,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增加公共產品供給,提升新型城鎮化發展質量。
華龍網7月27日10時19分訊(特約通訊員 付道運
通訊員
陳婷
谷亞淋)7月26日,筆者在重慶市江津區濱江新城看到這樣一番景象:地上,看得見的道路縱橫交織;地下,“看不見”的綜合管廊正在有序推進。
在濱江新城松林路地下綜合管廊(一期)工程的施工現場,工程建設正有序推進。目前,松林路地下綜合管廊(一期)工程主體已完成430米,占主體工程的65%,預計8月底全部完成。
為何要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地下綜合管廊就像一條地下隧道,將把電力、通信、廣播電視、供水等所有的管線都納入到一個‘腔體’內,電力、通信、燃氣、供排水等設施的維護和檢修將會方便很多。”濱江新城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是創新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舉措,不僅可以逐步消除“馬路拉鏈”“空中蜘蛛網”等問題,還能更好地利用地下空間資源,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增加公共產品供給,提升新型城鎮化發展質量。
濱江新城地下綜合管廊是重慶市5個地下綜合管廊試點之一。經2016年度重慶市優秀城鄉規劃設計評選委員會的專家認真審查申報資料,通過評議、投票、排序、綜合評審、復查等方式,濱江新城地下綜合管廊專項規劃榮獲2016年度重慶市優秀城鄉規劃設計三等獎。
濱江新城地下管廊設計規劃有什么特點?據介紹,濱江新城根據不同道路綜合管廊在整體布局中的不同功能及容納管線種類的差別,將地下綜合管廊分為主線綜合管廊、支線綜合管廊和分支線綜合管廊。主線綜合管廊主要為3艙形式,包含高壓電力艙室、綜合艙、燃氣艙。支線綜合管廊主要為兩艙形式,不含高壓電力艙,包含綜合艙、燃氣艙。分支線綜合管廊為單艙形式,主要容納電力電纜和通信線纜,采用閉合框架結構。
正在建設的松林路地下綜合管廊(一期)工程是主線綜合管廊,全長660米。地下管廊寬7.3米、高3.5米,離地面3.5米。整個綜合管廊分為綜合艙、燃氣艙、高壓艙,除了燃氣艙和高壓電力電纜專設艙位外,其余的弱電電線、自來水管等都將鋪設進綜合艙。
據悉,地下綜合管廊每200米設置了通風口、下料口、檢查孔和集水坑,配備了自動抽水系統,將對管網設施的后期維護和檢修帶來極大便利,還實現了出線、投料、通風等功能。
地下管廊建成投用后,地下管線將改“分居”為“合住”,地下管線各個主管單位“各自為戰”的管理模式將徹底成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