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晟環保氨法脫硫:2017年中國煤電超低排放需求分析
(一)政策驅動,燃煤電廠超低排放需求加速釋放
1、燃煤電廠煙氣治理現狀:除塵設備安裝率有徃提升
我國大氣污染治理行業政策驅動特征明顯,2013年“氣十條”出臺的背景下,工業廢氣污染治理完成投資總額同比大幅增長1.5倍;且不同時期煙氣治理側重點不同,燃煤電廠煙氣治理針對不同污染物分階段實施:2000-2010年以脫硫、傳統除塵為主;2011開始重點進行脫硝治理,并伴隨脫硫改造升級;2014年底超低排放改造提上日程,進程加快。
SO2和煙塵排放量在2005-2010年間明顯下降;“十二五”初期各項大氣污染物排放量有所抬頭;自2011年11月國家發改委推行脫硝電價后,氮氧化物排放量不事氧化硫同步下降;而工業煙塵排放量延續攀升趨勢至2014年,直到超低排放改造的推行使得工業煙塵排放量在2015年有所下降。
從煙氣治理設備覆蓋率看,脫硫脫硝設備覆蓋率較高,除塵設備安裝率有待提升,反應煤電機組仍有較大超低排放改造空間。
2、環境倒逼,環保督查力度顯著增強
從全年及全國范圍看,空氣質量在逐漸轉好,但冬季供暖期,尤其是京津冀等北方地區,大氣污染問題改善不大。
2017年為“氣十條”目標指標考核年,要求北京市細顆粒物年均濃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但北京市2014至2016年PM2.5年均濃度為86μg/m3、81μg/m3、73μg/m3,大氣污染物減排任務仍然艱巨。
3、超低排放改造擴圍,需求加速釋放
東部地區火電機組總容量大,截至2016年底東部地區6000千瓦以上火電機組容量共計47,674萬千瓦,占全國火電機組容量的45%,2017年前東部地區火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需求將快速釋放。
目前,全國已完成煤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1.6億千瓦,因此“十三五”期間全國擬實施煤電超低排放改造任務約4.2億千瓦。
新建機組方面,在煤電去產能壓力下,煤電裝機容量增速放緩,但增量仍然存在。我國煤電機組裝機容量自2010年的64,661萬千瓦增長至2015年的90,009萬千瓦,年均增長6.8%。2016年4月國家發改委、能源局接連發文調控新增煤電容量。在停建、緩建一批煤電項目的同時,新增需求仍然存在:a.熱電聯產機組替代小容量燃煤鍋爐形成新增裝機;b.“西電東送”、“北電南送”特高壓線路需要配套煤電基地建設,與新能源發電捆綁組合實現輸電;c.工業發展配套的自備電廠建設等。
按照研究,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國在建煤電項目1.9億千瓦;待批項目約1.6億千瓦,其中約有1.1億千瓦可能緩建、緩批。綜合考慮在建規模和裝機容量控制目標,預計“十三五”期間煤電機組新增量約1.9億千瓦(2016年已新增約4300萬千瓦煤電裝機)。未來火電行業供過于求的發展趨勢下,環保改造質量將成為發電企業競爭力依據之一,發電企業有動力執行更高的污染物排放標準。
“十三五”期間我國現役煤電機組的超低排放改造規模超過4.2億千瓦,新建煤電機組1.9億千瓦,亦將產生配套脫硫脫硝除塵設備需求。
明晟環保憑借幾十年的化工經驗,以實體工業求發展,以低碳經濟、變廢為寶為理念,從根本上解決了高耗能和二次污染問題,使超低排放科技化、系統化。
明晟環保愿與社會各界聯合起來,共負社會和歷史的責任,推進人類文明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