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R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MBR膜生物反應器)是水資源問題與水環境問題、給水技術與排水技術、膜技術與生物技術完美與統一。MBR與傳統污水處理方法具有很大區別:經過好氧曝氣和生物處理后的水,由泵通過濾膜過濾后抽出。它取代了傳統生化工藝中二沉池和三級處理工藝。由于MBR膜的存在大大提高了系統固液分離的能力,從而使系統出水,水質和容積負荷都得到大幅度提高,經膜處理后的水水質標準高(超過國家A級標準),經過消毒,最后形成水質和生物安全性高的優質再生水,可直接作為新生水源。由于膜的過濾作用,微生物被完全截留在膜生物反應器中,實現了水力停留時間與活性污泥泥齡的徹底分離,消除了傳統活性污泥法中污泥膨脹問題。膜生物反應器具有對污染物去除效率高、硝化能力強,可同時進行硝化、反硝化、脫氮效果好、出水水質穩定、剩余污泥產量低、設備緊緊湊、占地面積少(只有傳統工藝的1/3-1/2)/增量擴容方便、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單等優點。
一、MBR優勢
1、膜過濾方式,出水水質良好徹底去除出水中的固體物質包括細菌與病毒,無須消毒,不使用化學藥劑或減少使用量,更具有節能與環保意義。
2、占地面積小,工藝設備集中,采用PLC自動控制,自控程度高,減少了人工和占地的投入。
3、少產泥或不產泥,減少了污泥處理費用。
4、靈活多變能夠滿足不同場合水質需求,不受管網建設的限制。模塊化/升級改造容易。
二、MBR與傳統的生物技術工藝比較
常規生化處理法與膜生物反應系統的對比
項目
|
簡易處理法
|
活性污泥法
|
接觸氧化法
|
曝氣生物濾池
|
膜生物反應器
|
水力停留時間(h)
|
|
4~12
|
0.5~1.5
|
|
3~5
|
剩余污泥量
|
多
|
多
|
少
|
少
|
極少
|
是否需反洗
|
|
否
|
否
|
是
|
是
|
出水水質穩定性
|
差
|
一般
|
一般
|
較高
|
高
|
自控程度
|
無
|
中
|
較高
|
高
|
高
|
運行可靠性
|
低
|
高
|
較高
|
高
|
高
|
占地面積
|
0.5
|
1
|
0.6
|
0.7
|
0.3
|
土建投資
|
低
|
較低
|
中
|
較高
|
低
|
設備投資
|
低
|
中
|
中
|
較高
|
較高
|
運行成本
|
中
|
較高
|
較高
|
較高
|
中
|
出水水質所達標準
|
排放標準
|
排放標準
|
排放標準
|
近乎回用標準
|
穩定高于回用標準
|
適用范圍與評價
|
采用于經濟不發達地區,處理措施不完善,需要逐步實現二級處理效果。
|
運行穩定性差,易發生污泥膨脹和污泥流失。
|
出水水質不穩定,有時SS濃度高。運行成本較高。
|
無污泥膨脹問題,無需污泥回流,但運行方式復雜,運行成本較高。
|
適用于出水水質要求高等情況,對細菌、病毒去除率高,但設備投資較高
|
常規生化處理法與膜生物反應系統的出水水質對比
對常規污染物的處理
|
水質參數
|
排放標準
|
中水標準
|
MBR出水
|
COD
|
≤110
|
-
|
≤40
|
BOD
|
≤30
|
≤10
|
≤10
|
SS
|
≤100
|
-
|
≤1
|
氨氮
|
≤20
|
≤10
|
≤5
|
磷酸鹽
|
≤1.0
|
-
|
≤1.0
|
對細菌和病毒的處理
|
≤1000
|
≤3
|
未檢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