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電廠實際運行過程中,幾乎所有的煤倉都或多或少存在堵煤問題,目前電廠原煤倉下方的形狀多為倒錐體結構,這種結構大多情形下無法穩定地控制原煤給料量,繼而產生堵煤問題。
并且,隨著大容量火力發電機組的大量投產、配套煤礦建設的相對滯后,煤炭市場出現嚴重供不應求現象。大量劣質煤進入電廠,造成電廠鍋爐實際燃用煤特性遠遠偏離設計值要求,灰分、水分嚴重超標,導致堵煤問題成為火力發電廠中的普遍現象,頻繁的堵煤嚴重影響了鍋爐的穩定運行,給煤量不穩定也大大降低了鍋爐的煙氣脫硫脫硝效率,帶來的經濟損失不可小覷。因此,原煤倉堵煤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帶有共性并急待解決的問題。
為了解決原煤倉堵煤問題,各地電廠也采取了各種各樣的解決方式,如人工敲打原煤倉疏通、采用空氣炮、振動器、疏通裝置、破拱器或鋪設高分子復合材料襯板等,這些方法只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堵煤現象,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堵煤問題。
針對以上情況,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原煤倉堵煤問題,松靈公司組成一個專業團隊,多次赴國外和電廠考察,引進技術并開發出一種能夠很好解決原煤倉堵煤問題的給料設備——中心給料機
簡介
中心給料機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對原煤倉內的各種散裝物料進行卸料,其中包括流動性能較差的粘性物料。
中心給料機安裝在原煤倉下方,卸料臂整體安裝在原煤倉內部,卸料速度根據電機的速度來控制,通過特殊曲線形狀的卸料臂與物料的剪切,使物料持續向中心運動并卸出,卸料臂與原煤倉內壁相切,防止物料在原煤倉內固結。
設備組成
a. 卸料底盤
b. 內部錐體
中心給料機內部錐體的幾何形狀由散裝物料的活動特性決定。錐體可以是固定式或旋轉式,固定式錐體由倉壁上均勻分布的兩個以上支撐臂支撐。
c. 支撐臂
d. 卸料臂
卸料臂形狀為特殊曲線形,在卸料過程中,旋轉的卸料臂首先從整體散裝物料柱下面持續均勻地卸出物料,然后將其移向位于內部錐體下方的中心出料口,物料在此進入下一道工序。
卸料臂的外緣與原煤倉內壁相切,以避免原煤倉內長時間存在散裝物料積累和不活動的區域。整個原煤倉內的物料均勻下落,并可以避免分離和結拱現象。此外,該設計還可將卸料臂的磨損程度降至最低,而且對驅動電機的功率要求也較低。
e. 中心出料口
中心出料口由管狀袖斗和出料口組成,用于將物料排放至下游輸煤設備。
管狀袖斗連接驅動齒輪和卸料臂,卸料臂將物料移至卸料底盤的中心區域,物料由此掉入管狀袖斗,并將物料通過出料口輸入至下游設備。
f. 驅動裝置
驅動系統包括電動機和減速機,用于齒輪嚙合傳動,分為兩種結構:
內部驅動式中心給料機
內部驅動式中心給料機可以抗振或完全承壓和防水,因此特別適用于碎磨機、干燥機以及處置帶沉淀物的船舶淤泥。此外,使用惰性氣體的倉庫可采用這種給料機進行卸料,也可用于毒性散裝物料倉庫的卸料。推薦料倉直徑為2.5-8米。
外部驅動式中心給料機
外部驅動式中心給料機可配備固定式或旋轉式內部錐體,可以輕松均勻地卸出極難處理的散裝物料。固定式內部錐體由倉壁上均勻分布的兩個以上支撐臂支撐。該種給料機適用于各種燃煤、鐵礦石、濕灰等物料。支撐臂不會影響料倉內部的料流,也不會形成剪刀撐。該種給料機為高扭矩應用提供了理想的條件,維護要求少。
g. 潤滑系統
中心給料機的特點及優勢
物料適應性強
中心給料機對物料的適應性強,可以完成多種散裝物料的給料,即使是流動性極差的物料,配以適當形狀的料倉的設計,也能夠完全避免物料堵塞問題。
給料均勻穩定,無堵塞現象
中心給料機改變了常規原煤斗的形狀,極大縮小了原煤斗上下口尺寸的比例,下煤管內的物料為“隨來隨走”狀態,不存在因物料長時間堆壓而造成的堵煤現象。原煤斗內的給料過程由中心給料機完成,屬于機械式可控制給料,給料過程均勻穩定,給料機下的錐形落煤管內總是處于非充滿狀態,給料通暢,進而可以提高鍋爐煙氣脫硫、脫硝的效率。
采取變頻調速裝置對給料量進行自由調節
中心給料機的給料量在額定范圍內通過變頻調速裝置進行無級連續調節,滿足用戶不同的給料需求,給料過程均勻穩定,沒有因煤質特性、含水量等因素而導致給料量突然變化的現象,充分保證下一級給料設備的穩定運行,延長其使用壽命。
4.設備檢修維護方便
中心給料機的內部錐體內設有專用的檢修通道及維修吊裝系統,維護人員可以很方便地對設備進行必要的檢查和維護。
設備帶有潤滑系統,能夠定期對其傳動系統進行自潤滑維護。
5.降低輸煤車間建筑成本
原煤斗配套中心給料機,可降低輸煤間的廠房高度,大大降低建筑成本,同時縮小輸煤皮帶機的傾角,縮短輸煤皮帶機與輸煤通廊的長度,進而減少整體工程的占地面積。
6.多種結構方式,選擇靈活
松靈的中心給料機具有多種結構形式供用戶選擇,改變了以往那種上口大、下口小的單一給煤方式,充分滿足了不同用戶的不同工況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