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狀聚丙烯酰胺簡稱PAM,亦稱三號凝聚劑,是線狀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量在300-1800萬之間,外觀為白色粉末狀或無色粘稠膠體狀,無臭、中性、溶于水,溫度超過120℃時易分解。粉狀聚丙烯酰胺分子中具有陽性基因(-CONH2),能于分散于溶液中的懸浮粒子吸咐和架橋,有著極強的絮凝作用,因此廣泛用于水處理及電力、采礦、選煤、石棉制品、石油化工、造紙、紡織、制糖、醫藥、環保等。
粉狀聚丙烯酰胺(PAM)是丙烯酰胺單體在引發劑作用下均聚或共聚所得聚合物的統稱,是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中應用最廣泛的品種之一,主要應用于石油開采、水處理、紡織、造紙、選礦、醫藥、農業等行業中,有"百業助劑"之稱。粉狀聚丙烯酰胺(PAM)易溶于水,幾乎不溶于有機溶劑,在中性和堿性介質中呈高聚合物電解質的特征,對鹽類電解質敏感,與高價金屬離子能交聯成不溶性的凝膠體,由于其分子鏈極性基團,它能通過吸附污水中懸浮的固體粒子,使粒子間架橋或通過電荷中和使粒子凝聚形成大的絮凝物。所以,它可加速懸浮液中粒子的沉降,有非常明顯的加快溶液澄清,促進過濾等效果。陽離子型、陰離子型、非離子型等品種齊全,可以滿足各方面需要。水溶性好,在冷水中也能完全溶解。添
加少量本系列產品,即可得到極大的絮凝效果。一般只需添加0.01-10ppm(0.01-10g/m3),即可充分發揮作用。本系列產品和無機絮凝劑(聚合硫酸鐵濃縮劑,聚合氯化鋁、鐵鹽等)同時使用,可顯示出更大的效果。
粉狀聚丙烯酰胺(PAM)及其衍生物的分子鏈上帶有大量的酰胺基團或其它帶電基團,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有強大絮凝性和吸附性,在水處理行業中作為絮凝劑、助凝劑已經被廣泛用于應用水、工業廢水和處理和污泥脫水。
1、粉狀粉狀聚丙烯酰胺絮凝劑不能直接投加到處理系統中。使用前必須先將它溶解于水,用其水溶液去處理污水。
2、溶解粉狀聚合物的水應是干凈水(如自來水),不能是污水。常溫的水即可,一般不需要加溫。水溫低于5℃時溶解很慢,水溫提高溶解速度加快,但40℃以上會使聚合物加快降解,影響使用效果。一般自來水都適合于配制聚合物溶液。強酸、強堿、高含鹽的水不適于用來配制。
3、聚合物溶液濃度的選擇,一般建議為0.1%到0.3%,即1升水中加1到3克聚合物粉劑。濃度選擇要考慮如下因素:配制罐小而每天用藥量大,建議配的稍濃一些(如0.3%);聚合物分子量很高時,建議配的稍稀一些(如0.1%); 聚合物溶液投到污水中,如因設備原因分散狀況不太好時,建議配的稍稀一些。總之,聚合物濃度過大,會造成攪拌器馬達負荷過大,也會造成進入處理系統后分散狀況不好,影響使用效果,配得稀一些有助于提高使用效果。
4、配成的溶液不要用離心泵轉移,以免高速旋轉的葉片造成聚合物的剪切降解。配制的具體方法如下: 在容器(如實驗室的燒杯,工廠的配制罐)中加入一定量的清水,按清水量及濃度計算所需的粉狀聚合物量,稱出聚合物;
開啟電動攪拌器,將清水攪出漩渦,攪拌器葉片末端的線速度不要超過8米/秒,以免造成聚合物降解;但又不能太慢,以免聚合物顆粒浮在水面上,或在水中下沉、結團。
將聚合物緩緩撒入水的漩渦中,注意聚合物顆粒進入水里后不能互相粘連、結團。然后再攪拌一段時間,使聚合物顆粒充分溶解,最后成為均勻、透明、粘稠的溶液,無肉眼可見的團塊。這段攪拌時間按下面方法確定:
(1).在夏季水溫較高時,陰、陽離子型聚合物需攪拌1小時左右,非離子型聚合物需攪拌2小時左右;(2).在冬季水溫較低時,陰、陽離子型聚合物需攪拌1.5小時左右,非離子型聚合物需攪拌3小時左右; 還有,配制濃度越高,聚合物溶解速度越快。溶解不均勻或不充分會影響使用效果。
粉狀的粉狀聚丙烯酰胺在干燥、陰涼的地方可存放二年以上,但配成溶液后,其存放時間就很有限。一般說,溶液濃度為0.1%時,非、陰離子型聚合物溶液不超過一周;陽離子型聚合物溶液不超過一天。溶液穩定性與濃度有關,配得越濃(如3%到5%)的溶液存放時間越長。但3%到5%的溶液不能直接去處理污水,使用前還要稀釋。
陽離子型粉狀聚丙烯酰胺溶液在pH<5.5時較穩定,pH>6時會因水解而迅速失效。它對鐵離子和鈣、鎂離子比陰離子聚合物敏感。鐵離子是造成所有粉狀聚丙烯酰胺化學降解的催化劑,因此,在配制、轉移、貯存粉狀聚丙烯酰胺溶液時,要盡量避免鐵離子進入。與溶液接觸的設備最好用不銹鋼、塑料、玻璃鋼或表面涂樹脂的碳鋼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