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黃瓜膜下滴灌技術要點
一、膜下滴灌的供水形式
大棚滴灌的供水應選擇一下幾種形式:
1、壓力滴灌供水:對于大棚多而又集中的片區(qū),一般采用壓力罐集中加壓,壓力罐安裝在水泵和滴灌之間,可在無人控制下保證管網(wǎng)連續(xù)工作,棚內不在另設加壓設備。在水源處設置旋流水沙分離器和篩網(wǎng)過濾器組成的過濾設施,壓力罐供水一次性投資小,管理方便,但增加了灌溉運行的費用。
2、單棚水泵供水:在大棚外附近建5m~7m地埋式蓄水池,用機井集中向池中供水,滴灌時單棚裝微型水泵加壓,并在滴灌首部裝過濾器等。就整體核算,投資過大,就每個大棚來說易建易管。在水源較好的地區(qū)不需建地埋式蓄水池,直接在溝渠用微型泵提水加壓,投資比較小。
二、膜下滴灌應用
1、滴灌毛管的選用:黃瓜根系發(fā)育范圍小,對水分和養(yǎng)分的供應十分敏感,要求滴頭布置密度比較大毛管用量多,因而毛管選用價格較低的滴灌帶,可有效地降低滴灌造價,且運行可靠,安裝使用方便。
2、膜下滴灌的布置:在滴灌進棚前,應順棚跨度起壟,壟寬40㎝,高10㎝~15㎝,做成中間低的雙高壟,滴灌帶放在雙高壟的中間低凹處,壟上覆蓋地膜。雙高壟的中心距一般為1米。因而滴灌毛管的布置間距為1米。滴灌毛管的每根長度一般與棚寬(或棚長)相等,對需水量大黃瓜有時也布置兩道。支管布置一般與棚長相等,在支管的首部安裝施肥裝置和二級網(wǎng)式過濾器等。
3、滴灌黃瓜的效益:大棚膜下滴灌一般比大水漫灌節(jié)水70﹪左右,大幅度降低棚內濕度,減少病、蟲害,提高黃瓜的品質。比大水漫灌棚溫高,鮮菜可提前上市半個月,大棚膜下滴灌黃瓜多增產20﹪~40﹪ 。
三、膜下滴灌管理
1、規(guī)范操作:要想達到黃瓜滴灌的最佳效果,設計、安裝、管理必須規(guī)范,不能隨意拆掉過濾設施和任意位置打孔。
2、注意過濾:大棚膜下滴灌黃瓜要經常清洗過濾器內的網(wǎng),發(fā)現(xiàn)濾網(wǎng)破損要更換,滴灌網(wǎng)管發(fā)現(xiàn)泥沙應及時打開堵頭沖洗。
3、適量灌水:每次滴灌時間長短要根據(jù)缺水程度和黃瓜品種決定,一般控制在1~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