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官員和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截獲了超過20萬只來自中國的玩具娃娃。被截獲的十個集裝箱共價值近50萬美元,分別來自芝加哥、達拉斯、洛杉磯、諾福克、孟菲斯、紐瓦克、波特蘭和薩凡納港口。截獲原因:高濃度的鄰苯二甲酸酯類含量和多種禁用化合物。
針對該事件,筆者咨詢國內第三方檢測機構譜尼測試的玩具領域專家,譜尼專家表示:自2010年4月以來,CPSC在華盛頓特區的CTAC配備了常駐人員。此外,CPSC合規調查人員被分配到遍布全美的一些主要港口,與CBP官員一同開展工作,檢查潛在不安全消費品的進口,防止其到達美國消費者手中。在2012財年,CTAC截獲了超過110萬件不安全產品。因此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美國對產品的安全管控非常的嚴格,而近期的有害玩具事件也正是因為含有潛在的違禁物質,可能會給給美國公眾,特別是兒童帶來安全威脅,從而受到了美國商業目標和分析中心(CTAC)的關注。雖然這些貨物分散在美國各地,但這些有害貨物在CTAC確認他們的關鍵共性后被標記為高風險。
因此,譜尼專家認為,為了降低這種貿易風險,玩具企業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做好原材料的安全管控,在原材料選擇階段加入質量管控措施,必要的時候可以尋找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協助,確保原材料符合相關法規的要求;另外在產品生產階段,也要確保產線不被污染,避免產線污染而導致的產品有毒有害物質超標。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