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有“中國燈王”、“現金奶牛”、 “龍頭老大”美譽的佛山照明(000541.SZ)正陷入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局面。
7月3日,佛山照明的第一大股東——西門子全資子公司歐司朗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歐司朗)宣布,其在佛山的擴產計劃又有實質性進展,兩座新廠房正式建成投產,至2010年,總投入將達4億元人民幣。“我們計劃在10年內把歐司朗高效照明產品的銷售份額提高80%。”歐司朗全球首席執行官顧梓樂表示。
一月之前,歐司朗成功競標廣州國際金融中心(西塔)的幕墻照明LED(半導體發光二極管)產品,拿下價值超過3200萬元人民幣的訂單。
頻頻動作無一不在彰顯歐司朗在中國發展的勃勃野心,當然也給佛山照明帶來更為凌厲的進攻。同一時期,行業內的后起之秀浙江陽光、雪萊特也在迅速發展中。
在前有大股東的直接競爭,后有浙江陽光、雪萊特搶占市場份額的情形下,佛山照明重鑄輝煌之路也布滿荊棘。
承諾落空
在國際巨頭攻城掠地開拓中國照明市場的背景下,佛山照明采取了“拿來主義”。
2005年,佛山市國資委將其持有的23.97%佛山照明國有股權分別轉讓給歐司朗控股和香港佑昌燈光器材有限公司,其中前者持有13.47%成為大股東。歐司朗是西門子全資子公司,是世界兩大光源制造商之一。
身世顯赫的大股東一度抬高了佛山照明的市場預期, 2004年8月31日歐司朗與佛山照明簽訂的《股份轉讓合同》便是這些預期的根源。
根據上述合同顯示,歐司朗在收購的同時做出了三大承諾:
一是在股權分置改革與出售股份過戶完成后四年內,將在佛山照明年度股東大會中提出利潤分配議案并投贊成票,提出的分配議案中利潤分配比例不低于佛山照明當年實現的可分配利潤的65%。
二是在股權分置改革和出售股份轉讓完成后的五年內,收購方歐司朗會按照燈產品購買合同的條款向佛山照明購買燈產品至少1000萬美元以上,最為重要的是,歐司朗承諾在股份轉讓完成后,將按照與佛山照明商定的條款和條件考慮向后者提供適宜的技術協助和訣竅。
4年后回首,當初的承諾如今變成一紙空文。
據佛山本地熟悉佛山照明股權轉讓一事的證券人士透露,歐司朗2005年入主佛山照明,就是看中其生產規模和基地,利用佛山照明的生產能力OEM自己的品牌產品,把其變成亞太地區的生產基地,與飛利浦爭奪中國、亞太地區以至全球市場,強化壟斷地位。
佛山照明引進歐司朗則是為了避免投入巨資進行研發以及避免研發所面臨的不確定性。
不過,佛山照明和歐司朗之間所謂的“優勢互補”并沒有產生。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