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太陽能行業令一些投資商受挫,但它卻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行業。這一行業特征如下:
·生產過程不是很復雜;
·生產過程中體現了規模和經驗效益(通過規模和經驗降低成本);
·行業進入門檻低;
·產品近似于商品;
·盡管有幾種不同的技術方法,但是目前更多的技術正處在試驗階段;
·市場增長速度非常快,合理預計它將會繼續增長;
·太陽能市場很大程度上取決目前的補貼政策。
然而,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高速發展的太陽能市場上,補貼將不再是必要因素。
太陽光照的不可預測性使得太陽能發電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這也是導致今天太陽能市場發展趨勢的主要因素。太陽能發電倡導者指出,太陽能產品平均銷售價格的大幅下降導致太陽能市場的飛速增長,并減少了對補貼的需求。未來當太陽能產業完全不再需要補貼的時候,大多數地方就會實現“電網平價”這一神話。
雖然“電網平價”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相當模糊的概念,但是這一切都是真實的,可以實現的。然而,太陽能市場仍然有消極的一面,尤其是對投資者來說。
貿易壁壘的缺乏、接受或付款契約的存在以及適量的固定成本可以解釋為什么太陽能行業被過度投資和供過于求所困擾,并且導致了價格的大幅下跌以及存貨報廢甚至是整個產業的動蕩不堪。然而,太陽能產品價格的下跌刺激了市場增長,使我們更為接近電網平價。
如果存在一條出路,它可能是通過企業產品多樣化或者說是以這樣那樣的方式對企業產品進行區分。以尚德電力為例,該公司可以采用優質材料來贏得高價定位。對尚德的研究結果表明它還沒有在產品上做出很大分別,但是未來也許會那樣做。其他企業如天合光能在努力提升新產品和新服務。最終,業內普遍認為天合光能具有最為有效的生產工藝,因此該公司利潤率要略高于其他競爭對手。
賽維LDK是一家完全整合的光伏企業,它也同時經營多晶硅工廠;最初以為天合光能也會走這條路,但是它最終決定對該種經營方式不予采納。其他企業,像First Solar則使用完全不同的技術,其生產流程更加自動化。當多晶硅價格居高不下的時候,這種經營模式是很好的,然而現在多晶硅價格已經觸底,這種經營模式的優勢則逐漸淡去。同時,自動化工廠在進一步削減成本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晶科能源基本采用的是另外一種教科書式的經營策略,它或多或少有模仿天合光能的成分,甚至還雇傭了天合光能一位成功的銷售總監。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