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稅征收已呼之欲出,目前一些地方也開始了相關的研究準備。記者了解到,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江蘇省就成立了課題組,緊鑼密鼓地開展環境稅征收管理的課題研究論證。
費改稅更靈活更有效率
據環境稅課題組相關負責人介紹,“費改稅”后,這項稅種將由稅務機構代替環保部門征收,行政色彩有望隨之淡化。而且,相比排污費僅針對產業鏈末端環節征收的做法,稅收的征繳環節則較為靈活,可以同時對生產、消費等多個環節征稅。以環境稅替代現有排污費將會是大勢所趨。
當下國內的普遍做法是,通過征收排污費調動企業治理污染、減排的積極性。但是,排污費改稅可能更有效提升環保監管的效率與公平。有關人士指出,一方面,地方環保部門的主觀能動性、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企業的環境意識等都會影響到收費效率。去年5月,環境保護部對上市公司進行環保核查時曾發現,新疆一家企業拖欠的排污費居然高達億元。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片面地追求政績,竟然將“減免排污費”作為優惠的“繡球”拋出,極大地背離了排污費的政策初衷。
高污染企業會增加負擔
環境稅的開征對于企業節能減排具有重要意義。據相關人士介紹,環境稅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加快倒逼高污染企業轉型升級。火電、鋼鐵、水泥、有色金屬及石化等企業將首當其沖。
蘇州市某發電企業的相關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個裝機容量100萬千瓦的火電廠,一年最少要燒200萬噸煤。如果按1噸煤征43元環境稅的標準(最新透露的擬征收標準),這家電廠的環境稅就要交8600萬元,“這比等量耗煤量繳納的排污費多出一倍多。”
而一些石化、鋼鐵等企業紛紛表示,“費改稅”之后,對于高污染企業而言,即使總額和排污費持平,但由于收稅具有強制性,可能會提高企業負擔。“目前資源稅改革在即,煤炭、有色金屬等上游原材料要提高資源稅,下游要征環境稅,勢必對工業品價格產生比較大的影響。”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