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要振興 環保當先行
發布時間:2022-2-17 來源:西藏藏迦
青藏高原自身生態環境、水系、氣候、土壤等不僅影響到中國,對亞洲乃至全球均有著重要影響,保護好青藏高原具有世界意義。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
青藏高原自身生態環境、水系、氣候、土壤等不僅影響到中國,對亞洲乃至全球均有著重要影響,保護好青藏高原具有世界意義。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正確處理保護生態和富民固邊的關系。
------序言
習總書記在第七次西藏工作會議上強調,保護好青藏高原的生態環境,就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在國家鄉村振興大戰略背景下,對鄉村人居環境進行整治提升,對鄉村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收集和生態化處理,已是迫在眉睫的一項重要工作。
鄉村振興---聚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以黨中央從戰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事關農民群眾健康,事關美麗中國建設。2018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扭轉了農村長期以來存在的臟亂差局面,農民群眾的環境衛生觀念發生了可喜變化,生活質量普遍提高,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支撐。
但是,我國農村人居環境總體質量水平不高,還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基本生活設施不完善、管護機制不健全等問題,與農業農村現代化要求和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還有差距。為加快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印發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鄉村振興先行者---林芝市鄉村振興局
2021年,面對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轉向鄉村振興的新形勢,林芝市上下緊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兩大任務。其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仗。為改善臟亂差的村容村貌,林芝市鄉村振興局率先走上了人居環境整治的升級之路。鑒于西藏鄉村相對偏遠分散的現狀,這是一項充滿挑戰性的工作。
在鄉村人居環境整治中,第一步就是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理。目前,鄉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導致很多地區都是沿用城市垃圾分類處理的方法,這在西藏的鄉村,并不完全適用。找到一個成本低,操作簡單,可復制,且可持續的鄉村生活垃圾處理方式,是林芝市鄉村振興局在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面臨的一大難題。
辦法總比困難多。鄉村振興局的領導和同志們,積極進行走訪、考察,努力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案。在工作中,通過充分的調研和比對后發現,西藏藏迦生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稱西藏藏迦)在西藏高寒條件下自主研發的低溫生物菌發酵技術(已獲多項國家專利),在鄉村生活垃圾的生態化處理中,具有明顯且巨大的優勢。 西藏藏迦的技術主導人為中科院博士、西藏農牧學院關法春副教授。依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優勢,西藏藏迦積極開展科技攻關,已發表多篇學術文章,并于2021年獲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科技型企業(編號:202154040200000165)。2020年12月,西藏藏迦的技術展示,即通過了林芝市政府組織的現場會驗收。
西藏藏迦部分專利證書
因此,林芝市鄉村振興局帶領西藏藏迦,在工布江達縣巴河鎮朗色村,開展了鄉村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和生物質垃圾的發酵處理示范。
通過示范,西藏藏迦在鄉村振興局的統籌安排下,和村民一起,摸索出了一條既符合鄉村實際、操作簡單,又能達到生態環境整治提升目標的鄉村生活垃圾生態化處理路徑。
朗色村示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首先,垃圾分類從源頭上開始。鄉村振興局給朗色村每戶村民配發了家用分類垃圾桶(小型),引導村民在家中即開始垃圾的分類投放。考慮到村民做垃圾分類時的便利性和后續處理的可操作性。村民將生活垃圾區分為兩大類,分別進行收集和處理。
第一類是可回收垃圾,包括塑料制品、金屬制品、玻璃制品等,先進行集中收儲,待后期處理設施完善后再跟進處理。
第二類是可以發酵成有機肥的生物質垃圾,包括枯爛秸稈、枯枝敗葉、畜禽糞污、廚余垃圾等。針對生物質垃圾無法妥善回收、且易腐爛發臭的收運和處置難題,鄉村振興局帶領西藏藏迦和村民,在朗色村建設了垃圾分類投放站和生物質垃圾發酵池。運用西藏藏迦的耐低溫生物菌技術,按照分類收集、密封發酵、定期成肥的流程,在生物質垃圾發酵池中,對生物垃圾進行生物菌發酵處理。
一個多月后即將枯爛秸稈、畜禽糞污、廚余垃圾等發酵成高品質的有機肥。發酵中,無需能耗,無臭氣外泄。通過近兩個月的工作,示范項目完美收官!
朗色村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站和生物質垃圾發酵池
示范結果充分證明,西藏藏迦的耐低溫生物菌發酵流程,技術先進,工藝簡單(村民經簡單培訓后,即可進行日常維護操作),在西藏高寒條件下,能夠可靠地對生物質垃圾進行徹底的發酵。
西藏藏迦的相關技術運用,與國內成熟技術比較,成本極低,操作簡單,優勢巨大。特別是在產業園區,種植、養殖基地,村莊群落人員相對集中,生物質垃圾產生量較大的區域,適合廣泛推廣。
將生物質垃圾生態化處理后,鄉村環境更加干凈整潔,臭氣在密封發酵中已被充分降解,在池邊感覺不到任何臭氣,鄉村環保效果大幅提升。經發酵后,生物質垃圾體積大幅減量約80%-90%,剩下的10%-20%即為生物有機肥。對生物質垃圾的就地密封發酵處理,徹底消除了其在收運和填埋過程中對周邊環境、土壤和地下水的二次污染。將生物質垃圾就地密封發酵處理,既符合垃圾處理從源頭減量的原則,也是在西藏鄉村偏遠分散現狀下,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有益探索。而生產出的高品質有機肥,將更好助力鄉村綠色農業的發展。
市、縣領導在朗色村檢查指導鄉村垃圾生態化處理工作
西藏藏迦---創新引領行業
2021年全國兩會上,〝雙碳”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表明了我國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和行動方向。實現雙碳目標,時間緊、任務重,需要各行各業持續推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在鄉村垃圾的生態化處理和助力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西藏藏迦正在運用其獨創的無能耗耐低溫生物菌發酵技術,成為國家“雙碳”經濟目標達成的助力者和行業標桿。
西藏藏迦的技術優勢:
1、對生物質垃圾集中進行密封發酵,臭氣將在特制復合菌劑的作用下被充分降解,發酵過程中,在發酵池外感覺不到任何臭氣,村莊環境更加干凈整潔,更宜居。
2、經發酵后的生物質垃圾,體積大幅度減量80%-90%,剩下的10%-20%即為有機肥。
3、適用范圍廣泛。耐低溫生物菌發酵技術,在零下25度范圍內均可快速啟動發酵,達到對生物質垃圾充分降解的目的。
4、將生物質垃圾就地密封,發酵成肥,徹底消除了可能對環境產生的二次污染。
5、變廢為寶。生物質垃圾被發酵為有機肥后,將較好助力鄉村綠色農業的發展。
鄉村振興---林芝在路上
實現鄉村振興,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舉。西藏林芝所做的探索和嘗試,只是萬里征程的一小步。
今天,雪域高原上,一幕幕鄉村振興戰略的生動實踐正在上演,尤其是作為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的林芝,更是呈現出村莊美、村民富、春風好,村子里發生的變化,老百姓看在眼里,喜上心頭。林芝市的探索證明,在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積極探索,銳意進取,鄉村振興的美好明天就一定會如約而至。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