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的霧霾天氣,已從局部地區發展到全國大范圍,
節能環保的口號重刷歷史新高。當然,治理霧霾不是朝夕就能有成效的,而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笆濉睂τ诠澞墉h保產業來說,機遇與挑戰并存。
日前,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5%,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制造、生物、綠色低碳、數字創意等5個產值規模10萬億元級的新支柱。
其中,到2020年,高效節能產業產值規模力爭達到3萬億元。這個產值比2015年的幾千億元,增長十倍或者更多,這也說明在“十三五”期間,壯大節能服務產業將是核心任務。
《發展規劃》中提到,提升高效節能裝備技術及產品應用水平,制修訂強制性能效和能耗限額標準。在2016年7月,工信部印發了高效節能環保工業
鍋爐產業化實施方案,全面提升工業鍋爐系統能效水平和裝備水平,推動高效節能環保工業鍋爐的應用。
同時,完善能效標識制度和節能產品認證制度,在工業、建筑、交通和消費品等領域實施能效領跑者制度,推動用能企業和產品制造商跨越式提高能效。2016年6月,國家發改委、質監局、認監委三部委發布33類產品能源效率標識實施規則,完善33類產品的能效標識,規范能效產品市場。
《發展規劃》中提到,發布節能產品和技術推廣目錄。日前,國家發改委對《國家重點節能低碳技術推廣目錄》(2016年本 節能部分)進行了更新,并對擬選入技術情況公開征求意見,涉及余熱回收、
建筑節能等節能技術。
隨著各類能效和能耗限額標準的制定、更新,節能低碳技術的不斷推廣,3萬億元的產值也在激勵著節能服務公司不斷前進?!笆濉逼陂g,市場的需求對節能服務公司的考驗也隨之提升,未來節能服務產業的發展還需要有配套政策護航,而3萬億元市場,將推動我國節能服務產業再上一個新臺階。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