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著名現代主義建筑設計大師Eberle教授曾經說:“從歷史的角度思考建筑,有幾個方面變得很重要——健康、舒適和長久的持續性。主導設計的因素不是技術,而是高度的寧靜、放松和自然。高品質的綠色建筑不是有錢的人就喜歡,但是選擇綠色、尊重綠色的人,必是富足的品位之人。”這樣的觀點對于當今中國的財富階層置業者堪稱非常值得借鑒。
在越來越多的中國財富階層都在追求生活品質的今天,對奢華居室最準確的詮釋是具備高度的舒適性、人性化以及對健康生活的保障。
當前,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還在繼續惡化,生態日漸脆弱,高耗能的生活還在繼續,人們的健康亦正在受到威脅如何享受高品質的舒適生活,就掌握在我們自己對生活方式的選擇中,而選擇綠色建筑就是選擇了奢華的生活方式。
趨勢一:外圍護結構繼續升級
從室內熱環境、空氣品質、光環境以及聲環境等角度出發來界定住宅品質,人體所感受的舒適度是最有說服力的標準。通過建筑圍護結構和物理設備系統來實現住宅的舒適度,是當前實現綠色建筑的主要趨勢。——中國建設科學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研究專家劉月莉
外圍護結構的性能是檢驗建筑是否綠色的首要因素。其包括外墻、窗和屋頂的保溫隔熱和圍護。“只有做好建筑的外圍護結構,控制室內能源的流失,建筑節能才能夠事半功倍”,一位電采暖設備供應商如是說。他坦言:“原則上一套先進的電采暖設備一年能節約10%的消費,但是如果外圍護結構的保溫性能好,有效控制了能源的流失,在相同的空間里,能源消費能降到30%。”建筑的外圍護結構就如建筑的外衣,隔絕著外界的冷熱源,并且外衣品質的高低,直接影響了建筑的牢固性和耐久性。
近兩年,隨著綠色建筑受關注程度的提高,用于外圍護結構的研究和投入持續增加,新材料新技術不斷涌現。羊毛金屬等被用到了外墻,窗玻璃也不斷升級換代,雙層中空、三層、多層中空到LOW-E玻璃,從內置遮陽百頁到外置遮陽百頁,技術在不斷升級,方法更加多樣化。
趨勢二:低技高效的整合設計不斷優化
無論是設計、材料還是建造工藝,好房子必然是高品質的,且是綜合性技術均好的。綠色建筑所追求的目標就是讓人們享受高品質的美好生活。——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筑節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白勝芳
降低高端房產品的能耗,必須采用比較高的技術,產品的成本投入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綠色建筑的實現。通常,在技術上的表現有高技術派和常規技術派之稱,高技術是指通過高科技的手段和高成本的投入實現舒適度。常規技術派,也稱一般技術,指的是運用低成本的節能材料和一般技術實現高舒適度的效果。當前,國內大部分的綠色建筑都是運用高科技的手段來實現低能耗和居住的舒適度。而通過采用常規技術利用設計的方法,在不增加建造成本的條件下,實現能源高效使用,提高建筑的品質和舒適度,這樣的案例還很少。專家指出,綠色建筑應該從建筑單體節能設計和節能技術應用兩方面著手,綜合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實現各種技術體系之間的有效配合,達到最優效果,而不是盲目追求先進技術。要強調建筑與環境、風向、日照、水土及氣候的關系,隨著能源的緊缺和人們成本意識的增強,通過常規技術高效能利用實現舒適的建筑,會被廣為關注。
趨勢三:精裝修--推動綠色
建筑的有效途徑綠色節能的住宅必然是精裝修的房子。——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副總工程師孫克放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